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人戏如何讲究文化含量 ——中图社
2009-08-10

  讲述“士为知己者死”故事的北京人艺新剧《知己》明晚在首都剧场亮相。记者借公演前的探班之机,特意采访剧中三位主演,听听他们对这部戏的独到领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冯远征:重了不行轻了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冯远征扮演的顾贞观是本剧的绝对主角,清代最知名才子,著名诗词《金缕曲》的作者。他为了营救知己吴兆骞,到宰相府上做教书先生,一等就是二十年。《金缕曲》就是这段时间里他以词作的方式写给吴兆骞的信。然而,就在顾贞观历经波折终于盼得故人归的时候,却震惊地发现,那个他熟悉的昔日狂放不羁的江南才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苟且偷生的猥琐小人,几十年的真诚与坚持如同一则笑话。顾贞观在失落之后,选择宽容,宽容了朋友,也宽容了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冯远征很喜欢自己的这个角色,虽然他的角色并不好演。在他看来,历史剧很容易有朗诵腔、程式感,演重了像戏曲,演轻了又“水”。如何让自己的表演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生活化的味道成为他此次尝试的重点。“这是一出文化含量相当高的话剧。编剧郭启宏沉淀了三十年,创作了这个剧本,而观众要在两个小时内接受这种人生感悟的传达,对演员确实是个考验。”他告诉记者,这个戏的风格,导演任鸣强调,不是“小桥流水人家”而是“古道西风瘦马”,整体上大气而苍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清装戏对于冯远征来说并不陌生,话剧《茶馆》中的松二爷就是清末遗少,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最后的王爷》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一贯把拍电视剧称做“勾兑”,演话剧称做“酿酒”——从演技上说,话剧用两个小时提炼出生活的精华,到拍电视剧的时候,一拍几十集,就是要把这些精华兑水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得排话剧给自己充电,而《知己》正是一出可以充电的好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雷:完美的人最难演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雷扮演的纳兰性德与他之前所演过的春草丈夫、《金婚》中的大宝那种有些浑的现代角色都不一样,用编剧的话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人”,作为御前一品侍卫和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不仅文武双全,而且“以朋友为肺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王雷第一次演清装戏,又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偏文人则武不足,偏武人则文不足,让王雷颇费了一番心思去处理。而最终观众看到的,将是一个“有功夫的才子”。“在不同的场次,突出人物不同的特性,”王雷说,“这样人物才会更立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雷的偶像朱旭老爷子是人艺艺委会成员,在艺委会审查《知己》后,王雷特意追着老爷子给自己提意见。没想到,朱旭老师非常高兴地说:“演得很好,每一次都看着你在进步。”在《知己》两档演出中间,北京人艺的抗震纪念剧目《生·活》将再次上演,此次演出王雷将饰演朱旭老爷子的三儿子,也算圆了王雷和偶像同台的愿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志忠:找回东北腔不容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兆骞这个角色给演惯了好人的张志忠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作为辛酉科场案受害者,吴兆骞被流放宁古塔二十余年,经顾贞观和纳兰性德的努力终于重返中原,却已经在多年困顿苦寒中改变了性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趣的是,这个人物由于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畔)生活多年,回来后变成一口东北腔。张志忠本来就是东北人,完成这个任务可谓手到拈来,可是,由于长年在北京人艺演戏,东北口音已经被他“克服”得所剩无几,这次要用,反而一时找不着调。最后和编剧一起,一个词一个词地琢磨,最终才敲定了这个人物的东北话台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剧中吴兆骞的三次出场截然不同。第一次是狂傲不羁、愤世嫉俗的江南才子;第二次是在顾贞观的想象中,一个豪爽粗狂、热情奔放的东北汉子;第三次则变成一个猥琐低俗、逢迎拍马的鄙薄小人。扮演这样三个形象对于演惯了岳飞(《满江红》)、信陵君(《虎符》)这样角色的张志忠而言,颇不习惯。不过难点倒不在于此,寻找到贯穿在三个形象中的人物内在逻辑,才是塑造这个人物的关键。几番尝试之后,张志忠得出结论,演好吴兆骞,其实就是理解和体会人生,人有慷慨赴死的,也有苟且偷生的,理解了吴兆骞,也就理解了生活的真实。演好这个人物,自然不在话下。 tujian.org

  本报记者王润

     相关链接
    ·中国版《王子复仇记》闪耀莎翁故里——中图
    ·文人戏如何讲究文化含量 ——中图社
    ·首台抗震救灾题材音乐剧《一路寻找》将上演
    ·海内外乡村音乐团体5月在张家界同台竞技 —
    ·意大利歌唱家主演《艺术家生涯》——中图社
    ·普契尼歌剧配798景 ——中图社
    ·名家汇集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百年诞辰演出—
    ·《艺术家生涯》:几乎就是北漂故事 ——中
    ·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5月在杭州揭
    ·作曲家向戏曲流派唱腔“发难”引热议——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