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东北大鼓面临窘境: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中图社
2009-08-10

  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唱的没了,拉弦的跑了,作为沈阳国家级“非遗”的东北大鼓面临窘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百闻不如一见。从今天起,本版推出《记者见闻录》新栏目,“见闻录”就是将见到(也可以是听到)的事记录下来,给大家提供“带露珠的鲜花”——鲜活的新闻。凡遇一事,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者见闻录》也是用记者视角,为读者展现一个热点事件,或一个热点人物,以期引起大家关注,并希望读者多提意见和建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编者的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布鞋、卷烟,大掛。6月13日,在辽宁大剧院广场上,参加展演的东北大鼓传人霍大顺,看着熙熙攘攘的观众,不免显得形单影只。“嘿嘿,你好,记者同志,谢谢你还记得我。”黝黑的面庞憨厚一笑,堆起层层皱纹,洪钟般的声音,更让人联想到东北大鼓的独特唱腔。说起东北大鼓的境况,霍大顺一言难尽:“咳,别提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阳东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空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至目前,沈阳共拥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确定了6名传承人,分别是“唐派京剧艺术”周仲博,“韩、花、筱评剧艺术”花淑兰、冯玉萍和周丹,“老龙口酿造技艺”李玉恒,“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而独独东北大鼓没被国家授予明确的传承人,而霍大顺只是省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霍大顺讲,东北大鼓目前的传承情况非常糟糕,“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小了,今年连拉弦的都跑了。”据他介绍,目前只剩他老哥儿自己“单崩儿”了。“去年四月,关于东北大鼓的报道见报后,曾有几个年轻人找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学习东北大鼓,可他们嫌挣不到钱,没学几天就走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干干巴巴的“虎牢关” tujian.org

  由于缺了琴师,霍大顺在展演现场,只能干干巴巴地唱了一段“虎牢关”选段。他在演唱前的开场白中,台下还聚集着不少人,但是当他一唱,观看的人就走了大部分。“逮”住一个观众询问其由,回答是“我还以为是二人转呢,这个听起来没意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老唱段,观众不爱听可以理解。现在大家都爱听流行歌曲,喜欢看二人转。但现场还有几个人能听懂,这我就十分满足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阳(奉派)东北大鼓实际上是由我爷爷根据辽西漫西城曲调改编而来的,并且融入自己的唱腔,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沈阳东北大鼓。”霍大顺的爷爷就是霍树棠,即沈阳东北大鼓的奠基人,其演唱气魄雄伟,铿锵悦耳,人送绰号“火车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呼吁大家来帮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小时候,东北大鼓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老百姓是真爱听啊,那时戏匣子里成天播。现在都不认识这门艺术了,好在一些专家、学者和国家重视东北大鼓,才让它有了传承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霍大顺表示,在中断几十年后,直到2005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他才再次与东北大鼓有了亲密接触。“做梦都想不到,我还能成为民间艺术家。作为沈阳东北大鼓的传人,我责无旁贷,一定要担起这个重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也60多岁了,真有点急,不为别的,只为这门艺术的普及和传承。东北大鼓现在就是缺人啊,还需要大家多帮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文/摄

     相关链接
    ·东北大鼓面临窘境: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虽败犹荣 明年直接候选
    ·五台山成功申办世界遗产 愿清凉世界永久清
    ·嵩山建筑群申遗由无限推迟晋级为明年表决—
    ·迎八十寿辰 三星堆遗址全面启动灾后重建项
    ·官方回应嵩山申遗“落败” 预期一年后成功
    ·全国惟一女铁匠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中国"申遗"首遇挫:五台山涉险过关 嵩山暂
    ·国图举办古籍修复沙龙——中图社
    ·中国自然保护区纷纷调整功能 意在经济开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