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首届苏州文化遗产汇展举行 让"非遗"活在民间——中图社
2009-08-10

  中新网苏州六月十三日电(记者 周建琳)今天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在苏州文庙广场,首届苏州市文化遗产汇展在正这里举行。汇展囊括了苏州传统工艺技艺、“老字号”传统技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苏州园林等文化遗产的展演、展示和展销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古色古香的古典园林,到余音绕梁的昆曲古琴,再到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甚至传统医药、民间小吃……从物质的到非物质的,从使用的到食用的,没有一个不精致,没有一个不风雅。这就是苏州的遗产,他们来自遥远的年代但却存在于苏州人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鲜活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非遗”活在民间。苏州市近年来形成了中国昆剧艺术节、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古琴艺术节、江南丝竹节等一系列品牌民间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无数市民参加。无论是在“文化遗产日”之内还是之外,一年四季连绵不断的文化活动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走出“政府喊、专家干、百姓看”的局面。 tujian.org

  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苏州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但居第二。苏州,拥有一百多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的就有三项、十一个。如果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控保建筑也看作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的遗产更加难以记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为了使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苏州先后建成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非遗”活在民间。苏州的昆曲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二00四年四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首演一炮而红,让起源于苏州的“百戏之祖”昆曲获得了新生。自此,苏州的昆曲演出从每年的不足一百场发展为现在的每年逾两千场,实现海内外展演达一百五十余场次,直接进场观众超过二十万人。

tujian.org

  昆曲的复苏给了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一个全新的思路:遗产不仅要“留下来”,更要“走出去”,要和世界共享苏州文化。如今,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逐渐走向世界,他们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建造了苏州园林,将富有苏州特色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世界各地。(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日沪人热捧民国遗址 孔宋故居成热
    ·首届苏州文化遗产汇展举行 让"非遗"活在
    ·四川渠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汉阙之乡”——
    ·河南省公布129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找寻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中图社
    ·一些申遗项目“面目全非” 苗族舞蹈变霹雳
    ·广东台湾有意联手申遗“孙中山遗迹”——中
    ·专家:申报世遗,功夫不要下在“接风洗尘”上
    ·工业遗产再利用应重点用于文化设施建设——
    ·文物国宝美龄宫变厨房 专家质疑怎能企业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