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娱乐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太合麦田宣布转型 宋柯:签艺人赚钱的方式已死亡
2011-05-26
太合麦田宣布转型 宋柯:签艺人赚钱的方式已死亡

  在百度百科中,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麦),被称为“内地规模最大的流行音乐公司”。

  近日,这个在内地乐坛叱咤风云7年之久音乐公司宣布转型,不再走传统唱片公司所固有的做歌、企划、营销模式等老路,并决定不再签约歌手。

  昨日,太麦CEO宋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直言传统唱片公司通过签艺人赚钱的方式已经死亡。

转型·原因

签艺人没出路 投入高盈利低

  太麦成立7年,这期间签约的艺人包括朴树、阿朵、沙宝亮、黄征、满文军、李宇春、张亚东等。

  2006年,太麦推出李宇春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销售一个月便破58万,成为当时唱片界的一个传奇。

  但随着歌手门槛越来越低,版权制度的不完善,唱片业日益不景气,致使很多唱片公司沦为经纪公司,偏离了唱片工业的大方向,这让太麦创始人宋柯不得不考虑转型,不再签约歌手。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太麦7年,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经济效益,为什么现在宣布不签歌手了?

  宋柯:签艺人的模式对公司来讲没什么出路,虽然太麦目前还是盈利的,但公司七成收入实际跟自己签的艺人没关系。总收入的20%主要是版权代理费;50%是数字音乐和移动音乐方面的收入,加上代理非公司艺人版权的盈利;剩下30%才是公司艺人的盈利。但签约艺人所需成本却超过整个公司经营成本的七成,这个比例明显失调。

  FW:艺人还有广告代言和商演,公司和艺人是怎么分这部分收入的?

  宋柯:很赚钱的艺人,像李宇春这样的,公司肯定不可能提太多,不会超过30%。即使一个艺人在商业方面一年能赚1000万,对于公司来说净收入也就一二百万,跟我们整体的营收规模没法比。太麦去年收入超5000万,但商演费甚至不到5%,专辑收入更是零。

  FW:如今唱片公司这么惨?

  宋柯:传统音乐产业模式可以说已经死了。现在歌手的成名已不完全是“挖掘—签约—幕后—培养—发碟”的传统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唱片公司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必要。

  FW:公司突然说不跟艺人续约,那这些艺人今后怎么办?

  宋柯:其实是有这么一个契机,去年刚好很多歌手约满了,像李宇春、沙宝亮、朴树就没续约。他们现在都有更好的规划,朴树可能已经要签其他公司了。

  没有续约对双方来说都没有损失。艺人的收入占的比例很少,现在大家一走,你不会发现太麦突然垮了。公司还是这么多人,没有大批裁员。这个转型实际上前两年就在做,但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包括黄征马上约满,我们还是发了一张专辑。

  FW:网络歌手对于唱片业是一个威胁吗?

  宋柯:没有网络歌手传统唱片业也死了,这跟网络歌手一点关系没有,目前网络歌手的商业模式也很差。只要红了就开始靠商演赚钱,背离了原来唱片工业的大方向,过去的歌手是通过唱片销售挣钱的。话说回来大部分网络歌手没一个成的,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演两年就没了。

转型·规划      

学习苹果 依靠产品创新盈利

  对于太麦的转型,宋柯是这么规划的:不签歌手,但依然会采购唱片。策划代理、营销唱片的方案使太麦有机会跟所有的歌手合作。

  在宋柯看来,所有的娱乐行业都有新品不断问世,唯有音乐,产品不但没有升级,反而退后了。研发音乐新品,也成为太麦今后要做的工作。

  FW:公司转型会不会导致内部构造有相应的调整?

  宋柯:构造不用调整,在内容版权管理方面,原来的团队保留。市场部还在。原来数字音乐团队也都不用动。最大的调整是研发人员要增加。

  FW:太麦转型后主要做哪些工作?

  宋柯:我想专注于两件事,一是版权管理,就是说我们不生产版权,但会去找版权。比如之前出过张亚东、高晓松的专辑,当时就是买下来或者代理。

  第二件事是之前没做过的产品创新。以前有过一次苗头,在做李宇春的新歌《冬天快乐》时,我们曾联合几大网站在网上付费首发。那次尝试有很多问题,让我们明白了还是要专注在一些MP3以外的内容上,像MP3、彩铃网上试听这些都不是产品,而且质量很差。

  FW:你所说的产品创新指的是?

  宋柯:电影有3D的,电视有高清的,游戏有网游……我们这个行业有什么产品产品不但没有升级,反而退后了,现在听到的音乐产品全部都是一个格式——mp3,还没有当年的卡带好使。

  没有一个吸引消费者的产品,消费者凭什么给你钱?我们音乐行业里想这个问题的人很少,更别说去做了。唱片公司应该想想苹果是如何靠设计和独特的平台拿到高额利润的。

  FW:现在公司正在研究这样的新品吗?

  宋柯:我们找到了七八种创新产品,是基于互联网、手机的产品,功能大于只是听一听,还有很多好玩的事。举个例子,比如像美国的吉他英雄(一款为吉他爱好者专门设计的音乐游戏)这样的音乐产品,我们要做出类似的产品

  FW:预计什么时候能面世?

  宋柯:要花一段时间,初级产品可能今年会出来,但要真正形成商业模式,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

转型·前景投入千万搞研发

其他公司难效仿

  太麦转型后的前景如何?毕竟现在唱片界有这种大胆行为的,只有太麦一家。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环球、海蝶、金牌大风、东亚等大多数唱片公司还在走传统的“签歌手、发专辑”的路子,虽然他们也都认为目前唱片市场确实在萎缩,但却表示不会效仿太麦转型。

  FW:目前公司对新产品的研发有多少预算?

  宋柯:研制费大概有上百万美金。公司今年的预算至少得有上千万人民币。这对唱片公司来说已经是大手笔了,一千万能做好多专辑。

  FW:这么大的投资如果不盈利怎么办?

  宋柯:现在不好说,我觉得按这个方向,我们还要有两三年才能见到成效。

  FW:对这个过程有底吗?

  宋柯:我看到过这些产品,在技术、成本方面都是可以解决的。上世纪唱片工业的建立,实际上就是技术带来的机会。到了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时代,技术反而不是问题,主要是人的观念,太麦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去研究。

  FW:你认为今后其他唱片公司也会跟太麦走这条路吗?

  宋柯:我不这么认为。我跟很多同行聊过,他们还是要做艺人,或者只会做艺人。

  就算大家都明白,也不是说转就转的,有很多限制因素,包括资金、IT基础等问题。我本身有学工科的基础,这也是一个优势,在转的时候相对自由一点。

新闻延伸

旗下艺人不会“失业”

  如果不是去年大部分艺人约满的契机,可能太麦不会这么快就做出这个决定。要和合作多年的歌手一下子分开,多少有些不舍。记者看到太麦公司墙上依然挂着李宇春等歌手的大幅海报。

  据记者了解,太麦不再签约的歌手大多是较成熟的艺人,不会因为离开太麦就前途未卜。满文军、沙宝亮、李宇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其他艺人也都支持太麦转型。

  歌手莫艳琳和太麦还有一年的合约,她称自己今后的发展重点还是出唱片、做幕后,为影视剧制作音乐。对于再签其他唱片公司,她表示没有太大信心。如果太麦没有这样的转型,她还是愿意继续留在太麦。

  其他艺人去向

  彭坦:与妻子、名模春晓一起发展演艺之路

  龙宽:专心环保事业,继续经营服装品牌

  后舍男生:继续演艺事业,做主持

  本版文/记者 寿鹏寰

  宋柯档案

  太麦创始人,曾任华纳唱片中国区常务副总经理和音乐总监。曾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并连续几届担任“超女”评委,签下“超女”李宇春。被业界人士称为内地唱片工业的操盘手。

 相关链接
·花儿乐队成员时隔两年再重聚 称感觉像回到从前
·明星《最爱》玩颠覆 濮存昕坏到底蒋雯丽扮艾滋病
·徐怀钰合约案败诉 裁定其违约 赔200万新台币
·互联网公司结成电影网络院线 网友白看习惯渐渐变
·《温故》投资1.5亿十月开拍 冯小刚开始新冒险
·赵忠祥自认称霸收视率:倪萍提我6分钟就破记录
·性骚扰证据不足 徐怀钰被判违约需赔款45万
·韩娱乐圈环境再引关注 女模身亡胃中只有镇定剂
·导演委员会否认有“演员黑名单” 称只是自律维权
·王全安坦然面对“张雨绮主动与汪小菲分手”传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