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冶金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锌精矿加工费将继续提高
2009-07-30
随着矿山恢复生产,国内精矿供应好转,冶炼厂库存充裕,国内市场锌精矿和进口加工费已经提高,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加工费将朝着有利于冶炼厂的方向发展。
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锌精矿加工费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50%品位的精矿出厂价已经高于4500元/t,而4月底不到4000元/t,去年年底最低3500元/t。进口加工费最近一个半月以来也在提高,上周在130~135美元/t之间,4月初还在100美元/t以下。近年来,影响中国进口加工费的因素主要有供求关系、国内外价差、国内外定价机制和中国冶炼厂的采购行为。最近,前三个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加工费提高说明精矿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短缺程度缓解。去年8月份开始,锌价下跌速度加快,而国内矿山惜售,精矿价格下跌不多,进口矿因为和国内价差不大而且定价机制灵活受到欢迎,一批冶炼厂签订了比往年多的长期合同,从此精矿月进口量都在20万t以上,今年4月份达到35万t的历史之最。集中式的进口使得贸易商不断降低加工费,加上一季度国内外矿山减产严重,精矿供应偏紧,锌锭国内外价差大,进口加工费有理由下降,国内加工费保持稳定。但是,随着锌价回升,中国矿山产量逐步回升,供应逐渐好转。国家统计局统计,5月份中国锌精矿产量25万t,比4月份增长25%,4月中旬锌价回升到13000元/t以上以后,又有一批矿山恢复生产,预计6月份矿山产量将进一步提高。2008年四季度有几个大型矿山扩建,全国已经具备月产31万t锌精矿的能力,估计2009年余下时间矿山产量会逐月提高,全年产量可以达到295万t左右,比2008年下降20万t,将低于原来的预期减产量。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口多和国内矿山产量恢复,从5月底开始,冶炼厂精矿库存上升,不急于采购,矿山已经降低条件,不但开始降价,而且也开始放松冶炼厂的付款条件。精矿进口商也在5月中旬开始出现持货待销的现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目前的情况预计,下半年国内外锌的需求将好于上半年,但是远赶不上供应的增加,国内外市场都会继续供应过剩,国内过剩要比国际市场严重。除中国以外的市场一季度镀锌板产量和汽车产量萎缩三分之二,锌消费下降6%以上。目前欧洲市场镀锌板价格出现回升苗头,说明下游刚性需求领域重建库存即将开始。国内汽车和家电下乡对镀锌板需求拉动已经显效,5月份全国镀锌板产量152万t,回升到了2008年的水平,虽然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最近镀锌板价格上调和新镀锌板生产线投产消息增多表明钢厂对未来需求预期较好。比较乐观的因素还在于5月份房屋开工数据较好,预期建筑业需求有望好转。锌的生产方面,今年以来西方冶炼厂生产形势不好。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统计,1~4月份西方国家生产锌精矿244.8万t,同比减少6万t;同期冶炼产量201万t,同比减少26万t。因为需求和硫酸问题,未来一个季度西方冶炼厂仍有减产压力,预计停产的冶炼厂夏季恢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西方冶炼厂一般都签订了长期合同,如果冶炼厂停产,必须为合同精矿寻找买主,因此判断三季度进口精矿货源会继续充裕。虽然锌价上涨,但由于精矿价格还是高,硫酸和其他副产品都亏损,国内冶炼厂经营状况依然恶劣,有降低矿价的强烈要求。硫酸反倾销短期不会显效,酸的存储问题会继续制约冶炼厂生产,所以预计三季度冶炼厂产量难以出现明显回升,在精矿市场的竞争程度会降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面所述,一系列因素表明总体环境有利于我国进口精矿加工费提高,但最终能否提高取决于冶炼厂的采购行为。经验教训说明,多头进口加工费难升,即使回升也会有限。
     相关链接
    ·中钢协罗冰生:应彻底取消铁矿石现货贸易
    ·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台车项目全面启动
    ·中冶东方与燕钢签订连铸机总承包合同
    ·宝钢股份1季度净利下滑97.7%
    ·莱钢“双高”产品销售比重达44%
    ·本钢管线钢技术创新又添新成果
    ·攀成钢钒钛矿配比持续走高
    ·马钢迈入生产高端汽车面板时代
    ·湛江钢铁项目首批用地将交付宝钢
    ·马国强担任宝钢股份总经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