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南方部分城市发生用血紧张局面,国家就一直在倡导患者尽量使用自体血。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人并不知道这个自体血怎么采、怎么用。医生的引导作用也没有相应发挥出来。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临床用血量还会继续上升,而献血人数的相应减少,临床对血液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良性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避免出现用血紧张局面?
自体血 稀有血
择期手术患者是否可以提前到血站采出一定量血液,然后待手术时,血站再送到医院以备患者使用?济南血站副站长程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济南还没有一位患者这样去咨询过。“没有碰到过一例。”程刚告诉记者,按照《献血法》的规定,采血机构只能采那些身体健康者的血液,“如果这个人即将手术,是不是证明这个人不健康?如果在他不健康的情况下,我们采血,是不是违反了《献血法》?”
程刚告诉记者,平时采的血,回来以后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如果这个病人用自己的血,是不是不需要检验?如果这个人的血,没有经过检验用上了,或者他正处于艾滋病的窗口期(查不出艾滋病毒),输血后过了一段时间,查出来感染艾滋病毒,这个患者非说血站把他的血给污染了,打起官司来怎么办?
“这些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考虑,要真是有人来问,或者想储备自己的血,我们肯定要向省血液中心打报告。”
济南血站还未遇到求储自体血者
大家对自体血使用的不了解,使缓解临床用血紧张局面的这一措施不能有效实施。而同时,对于临床非常紧张的稀有血,这个联盟也并不强壮。记者从省城几家医院了解到,由于地方稀有血储备不多,每当发现孕产妇或者患者,地方医院大多都是把他们转到省城。省城稀有血供应得并不轻松。而稀有血献血联盟的人数增长的也并不明显。
济南血站副站长程刚告诉记者,济南大量的稀有血主要救治三部分病人:绝大多数用在孕产妇和急症大出血病人,还有少量用在化疗的癌症病人身上。“10年来,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们救治了上千人次的稀有血病人、孕产妇和癌症病人,但是最终加入稀有血联盟,能够再回过头来帮助别人的,除了老年人和癌症病人,我们登记在册的不到10人。这让我们非常不理解。”
程刚告诉记者,济南市血站的稀有血联盟,登记在册的大约有600人,而真正能随叫随到的只有200人左右。这些人99%都是在他们初次献血的时候,被筛查出来。“如果再把这些人分到4个血型,你可想而知,每个血型能有多少人!”
“目前我们的稀有血缺口在30人。如果遇到病人实在供不上,我们只能向省血液中心求助。”程刚说。
省城稀有血志愿者仅有个位数
“国家的确鼓励患者自身储血和术中血液回收技术的使用,术前自身储血不是由我们来执行的,是医院输血科或者麻醉科来做,这个患者的血液是不需检测的。”省血液中心副主任朱永宝告诉记者。
省千佛山医院输血科主任刘小信告诉记者,在该院患者术前储血是由他所在的科室来做,但是目前医院里做得并不多。“之所以不多,和医生的意识不足有关系。医生就没往这方面琢磨。”刘小信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外科手术之前,患者可以储备一些自体血以防手术中大出血,但是病人对此了解不多,再加上医生“不琢磨”,直接影响了自体血的使用。
据他介绍,目前我省正在制定《临床输血管理规程》,其中就对自体血的采集、使用等等有规范。“患者使用自体血,首先减少了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相对安全、经济,也能解决稀有血型的难题。”而随着临床用血量的增加、献血人群相对减少,刘小信认为,自体血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泛。
而同样,使用自体血也面临“窗口期”的问题,那会不会引发医患之间新的纠纷?刘小信说,医院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去做,出了问题,具体事情具体对待。
刘小信告诉记者,患者使用自体血非常经济,一般是在术前一周或者半月采血,用得多的可能需要采两次,每次都是400毫升。术前采血一次收费70元,加上每天保存花费3元,一般一次用血患者只需花费100元。相比使用一个单位的外源血,费用只有1/3。
“现在用自体血的实在太少了,一方面需要你们的宣传,一方面医生也需转变观念。”刘小信说。
自体血都是医院采集,一次花费仅百元
仅仅五一黄金周3天,省血液中心为了给省城几位稀有血患者输上救命血,采了13位稀有血献血员。据省血液中心体采科科长金孟民介绍,省库稀有血献血员有600位左右,能随时调动起来的有500位左右。而全省登记造册的也只有3000人左右。而按照每1000名人口中,稀有血能有3-4位,金孟民介绍,全省稀有血拥有者应该是2.8万到3万人左右,目前登记造册的只是1/10。
“我们这里凡是被救助过的稀有血孕产妇,最终能回来再献爱心救助别人的,大约能占所有救助孕妇的10%。”金孟民告诉记者,每次发现稀有血,他都要找这个人谈话,哪怕不在省里登记造册,或者到了别的城市,都建议他们去当地的血站“报备”。“稀有血这是一个互助的团体,你一方面在救人,更是在救己。”
而稀有血孕妇之所以不能马上加入稀有血联盟,金孟民分析,和孕产妇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关系。“按照规定,一旦输了血,你只能5年以后才可以献血;如果是产妇,过了哺乳期一年才能献血。从怀孕到献血,这个过程需要3年。”
“最近我们稀有血O型有点偏,仅一个患者就用了将近4000毫升。有献血员知道了,马上来献,我们一问有几个还差几个月才过哺乳期,这种就不能采,都被我们劝回去了。”金孟民说。
输血5年后或者过哺乳期才能献血
省千佛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月兰说,在她的印象里,如果10个手术病人可以使用这个机器,目前山东能做到3个使用就不错了。“在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它的使用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使用这个机器,患者只需要花费一次性的耗材费用,进口耗材大约在1400元,国产的更便宜,相对于较大量的输血,对患者非常经济,且是自己的血,没有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等。”这个机器最大的好处,王月兰认为,除了安全经济,就是及时救命。只有医生的宣传跟上,转变输血理念,手术室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专门管理这个机器,它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适用血液回收机患者仅有3成在用
- 几个设想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建立良性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业内人士已经有了诸多深入的思考。
1.新建小区:献血屋应纳入规划
省血液中心副主任朱永宝告诉记者,他希望在新建小区的时候,献血屋、流动采血车的停车点能够被考虑规划进去。“现在新建小区,学校、邮局、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都被规划进去,为什么就没有献血屋的规划呢?”
2.献血法:应部分修改
目前《献血法》规定,献血适龄人群是18-55岁,朱永宝认为,随着生活条件好转,目前人均期望寿命很高,如果60岁或者65岁的人,被证实身体健康,是不是可以献血?
“献血的时间间隔是6个月,一般红细胞的成熟期是90-120天,我们的献血间隔是不是可以提高到4个月?这样一年献两次,就变成了献3次。”
3.农民献血:可免费参加新农合
朱永宝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献血,为了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献血,“能不能规定,只要农民献了血,当年参加新农合个人负担的部分,可免缴?”
4.使用自体血:耗材费可否报销
朱永宝告诉记者,他始终坚持能不输血就不输血,能少输就不多输。对于使用自体血,他也大力支持。“对于患者使用的耗材,医保能否给报销?”他认为纳入医保后,大家使用的积极性可能会增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