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门口接孩子的人群中,他们用浓重的外地口音呼唤孩子的小名;在小区晨练的人群中,他们推着婴儿车默默旁观;在漂亮却空旷的大房子里,他们孤独等待忙碌的儿女归来……在北京,这样的老人随处可见,甚至有了专属的称呼--"老年漂",为了儿女和孙辈,他们从外地、乡下"漂"到城市,晚年背井离乡,在儿孙的亲情和浓重的乡愁间纠结,难以融进城市的生活。记者听两位漂在北京的老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这个群体的悲喜和困惑。 dedecms.com 户口歧视 人在异乡盼叶落归根 记者 张鹏 本文来自织梦 刘玉秀 女 71岁 织梦好,好织梦
黑龙江来京6年 同女儿女婿生活 copyright dedecms
为了孩子 自己甘当“保姆”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71岁的刘大妈可算是见过大世面的老人,和记者聊天时,她总会非常自豪地提起,曾经在美国一个著名的大学城住过三年,可再问下去,老人却不得不承认,三年里基本没出过自己所住的小区,“啥西洋景色也没看见,整天就忙着带孩子了。”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刘大妈的女儿女婿从一个东北小城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后,又双双到美国留学,上学期间女儿怀孕,夫妻两人都忙着学业,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费了好大劲,把一辈子没出过家乡小城的老人接到了美国。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当时,女儿女婿要考博士,经常要学到半夜,我们老两口把孩子的事都包下来了,生怕孩子哭声吵了他爸妈,影响他们看书……”等女儿女婿考取了学位,孩子已经快三岁了,他们决定回国发展,两位老人又义无反顾地跟着孩子漂到了北京。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由于女儿女婿都是外企高管,收入丰厚,老人住在一个很高档的小区,可他们极其朴素的衣着和满口乡音似乎和小区氛围格格不入,甚至有保安把刘大妈认做“保姆”,对此老人并不介意:“咱干的都是保姆的活嘛!”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外孙已9岁,每天由姥爷负责接送上下学。刘大妈在家里打扫,洗涮,然后老两口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女儿怕老人太操劳,一直想请个保姆帮忙,一生俭朴的老人拒绝了,“干吗花那个冤枉钱,这些事我们都做得了,啥时候动不了再请吧!”看着外孙一天天长大,女儿女婿事业有成,老人感到“辛苦但是欣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为了儿女事业,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活是很多“老年漂”的共同选择。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这个现象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漂”的三大主因中,83.2%的人表示是“帮子女带小孩”,其次是“照顾子女的生活”(61.0%),43.2%的人认为是“想念子女”。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有社会学家认为:“老年漂”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很多儿女在外地成家立业后,纷纷把父母接到身边,对儿女来说是“尽孝道”,对老人来说是“享天伦”,今后“老年漂”一族将有增无减。可记者在采访中提及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却让老人们的“幸福感降低”。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了解到,北京一些社区已开始关注这些漂在异乡的老人。西城区新文化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定期组织社区内的所有老人,包括外地老人参加健身操、唱歌、外出参观等活动。老人们都是结伴参加,有什么事也可以互相照应。社区还成立了一个针对老年人的小组,深入到家庭中提供帮助,一来可以解决老人实际遇到的困难,二来也是保持老人和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一些外地老人很好地融进了社区,当地老人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他们。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老年漂”是一个等待关爱的群体,子女的陪伴和关心,政策的调整和落实,社区的帮助和关注,周围人群的善意和接纳,会让这些老人漂得幸福些。 dedecm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