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一五:公共财政[CaiZheng]阳光催开农民笑脸 新华网郑州10月7日电(记者张兴军、李钧德)张有金是河南省[HeNanSheng]济源市梨林镇范庄村农民,因为生活富裕,养老无忧,年届古稀的他爱上了自助游。 “农闲的时候,村里一帮老年人自发组团外出旅游,去年到北京、开封走了一圈。今年坐飞机去了趟南阳。”张有金说,“接下来还准备去青岛和上海看看,这样‘海陆空’就都齐了。” 在张有金幸福的老年生活背后,对应着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至2009年,河南省[HeNanSheng]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61元增加到4807元。尽管2010年尚未过去,但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对于近7000万河南农民而言,整个“十一五”期间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收入增速最高、增幅最大、增长最稳定的时期。 河南省[HeNanSheng]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八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NongCun]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 他说:“这几年,农民不光负担轻了,钱袋子鼓了,生产生活条件也都上去了。以前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以称得上‘生活’了。” 根据河南省[HeNanSheng]财政[CaiZheng]厅公布的数字,2006年至2010年,全省用于改善农村[NongCun]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CaiZheng]支出从300多亿元增加到近600亿元,财政[CaiZheng]支农资金投放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数额之多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2006年既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个年头,同时也是新农村[NongCun]建设的开局之年。从这年开始,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中央大力调整财政[CaiZheng]支出结构,地方财政[CaiZheng]支出也跟着“两个转变”的节拍进行调整:一是由过去的农村[NongCun]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NongCun]、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二是要调整公共财政[CaiZheng]资源的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公共财政[CaiZheng]覆盖农村[NongCun]并向农村[NongCun]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