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SheHui]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SheHui]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新经济、社会[SheHui]组织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及境外来华人员日益增多,对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趋势,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顺应经济社会[SheHui]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加大社会[SheHui]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力度,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SheHui]的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SheHui]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的紧迫性。一方面,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对首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更高标准做好首都的各项工作,提高首都建设管理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SheHui]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流动人口增长过快,有的地方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部分地区人户分离情况严重,等等。应当说,我们在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社会[SheHui]服务管理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层次不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区发育不够完善,社会[SheHui]组织还未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SheHui]责任;一些制约社会[SheHui]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束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落实中还有不平衡的现象,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切实把加强社会[SheHui]建设、创新社会[SheHui]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统筹推进,努力取得社会[SheHui]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要切实增强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大量复杂的社会[SheHui]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只有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社会[SheHui]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才能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的社会[SheHui]动力;只有把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这项工作抓好了,我们才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真正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承担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二、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加快推进社会[SheHui]服务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建议》中关于加快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关键在于创新。重点是要推进社会[SheHui]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SheHui]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SheHui]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SheHui]领域党建工作创新。通过推进社会[SheHui]服务管理创新,切实加强社会[SheHui]建设与管理。 第一,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SheHui]保障体系。社会[SheHui]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SheHui]的安全网,是经济的调节器,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正在实现从家庭保障、单位保障向社会[SheHui]保障的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建立以社会[SheHui]保险、社会[SheHui]救助、社会[SheHui]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SheHui]保障体系。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SheHui]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应当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应当紧紧围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SheHui]保障体系这个任务,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SheHui]保障。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社会[SheHui]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特别是在社会[SheHui]救助、社会[SheHui]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起普惠的社会[SheHui]福利和社会[SheHui]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