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粗”转型记——西北地区重化工业转变[ZhuanBian]发展方[FaZhanFang]式见闻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华社近期组织调研小分队分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等地区,深入基层一线采访,从11月9日起陆续推出“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新华社记者[JiZhe]基层调研行”系列调研报道。《“黑老粗”转型记——西北地区重化工业转变[ZhuanBian]发展方[FaZhanFang]式见闻》为这组报道的开篇之作。(编者按) 记者[JiZhe]黄小希、吴雨、姜伟超 提起钢厂矿区,人们往往会想起灼热的熔炉、飞扬的煤尘、刺鼻的气味儿,还有挥汗如雨的工人……然而新华社调研小分队记者[JiZhe]近日在西北地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ZhuanBian]粗放型发展方[FaZhanFang]式,积极探索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些传统重化工业逐渐撕去“黑老粗”标签,既充分利用[LiYong]好资源,又保护好生态环境,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王小平和他的同事所处的工作[GongZuo]环境,就已经与那些钢铁厂旧有的景象根本不同。 王小平是包钢冷轧薄板车间的工艺工程师。在他工作[GongZuo]的车间,如果不是“嗡嗡”作响的机器轰鸣声,也许不会让你感觉置身在一个钢铁企业的厂房。 整洁的车间里,几名工人在作业室里操作着先进的装备。原本厚重的热轧坯料钢板经过上酸、轧制等工艺流程后,摇身变成了一卷卷光亮的冷轧薄板。 工艺水平提高[TiGao]了,产品升值了,钢厂尝到了甜头。“由热轧提升至较为高端的冷轧,平均每吨升值1500元左右。”王小平介绍说,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冷轧薄板车间配备了一套价值1000万元的废酸回收设备,可将废酸转化为可以再次利用[LiYong]的新酸。 冷轧薄板车间墙上“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的标语,是包钢转变[ZhuanBian]发展方[FaZhanFang]式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