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内蒙古扎鲁特旗
■来京时间:2002年
■职业: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3月29日11时8分。北京燕翔饭店。一对新人伴着庄严的婚礼进行曲缓缓步入礼堂。
“美丽的内蒙大草原,培育出英俊的小伙儿;文明和谐的首都北京培养了美丽的姑娘,今天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吉祥的日子为两位新人举行婚礼……”随着充满激情的开场白,一对新人的婚礼开始了。主持这场婚礼的是曾获北京市优秀婚庆主持人的包思勤。每当新人们给母亲献上鲜花时,现场的气氛便被推到顶点。见证了无数幸福的瞬间,包思勤还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虽然在婚庆主持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但包思勤的本职工作是丰台区万源东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布置社区橱窗,宣传法规新政,调解邻里纠纷……在万源东里小区,包思勤是一个出名的热心人。45岁才离开家乡来到北京的包思勤,短短几年内在北京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内蒙古扎鲁特旗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乌兰牧骑(艺术团)队长、党支部书记……来北京前,包思勤在老家有一堆头衔。虽然说不上身居要职,但在当地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了。2002年初,他一下子辞掉了一切职务,一门心思要到北京。领导留,同事劝,都没用。
促使老包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女儿的一次意外入院。当时,老包的女儿从艺校毕业来北京发展。放心不下女儿的妻子也从老家来到北京,靠经营饭馆为生。一天,老包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了几句妻子就哭开了,原来女儿突发休克,抢救了4个小时才脱离危险。妻子的艰辛,女儿的意外,老包听在耳中急在心里。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能照顾好家人。“副局长不当了,到北京照顾妻儿!”就在一瞬间,老包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到了北京,他每天端盘子洗碗,蹬三轮买菜,把小饭馆的活儿都承担下来。白天忙忙碌碌倒不觉得,可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眼泪就不自觉流下来。毕竟,他以前大小是个领导,又爱好文艺,而今成了饭馆的“小工”,巨大的落差让他无法接受。
但生活总要继续,既然选择了,就要坦然面对。“人不管到哪里首先要端正心态,才能干好事情。”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包思勤把小饭馆经营得红红火火。但他内心总渴望能做一些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机会终于来了。一位朋友知道包思勤能写能唱,还当过演员,出主意说:“你不如去试试婚礼主持人吧!”
在老家时,包思勤曾经主持过婚礼,但北京的婚庆习俗是什么样呢?他能干得了吗?带着疑问,他参加了一场婚礼。那次婚礼,让包思勤大开眼界。婚礼上,主持人幽默风趣,滔滔不绝,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他觉得自己也能行。不久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婚庆主持人培训班。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老包婚礼主持的技艺已经相当纯熟。培训临近结束时,他还参加了首届婚庆主持人大赛,在全部94位参赛选手中,他排到了31名。这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手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而今,包思勤在婚庆界已是位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了。对于每一场婚礼包思勤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常说:“婚礼是人生大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他写的婚礼策划书,入选了《中国百名婚庆艺术家宝典》。
包思勤的文艺特长不但在婚礼主持方面得到了发挥,社区工作中也一显身手。2004年,丰台区推行“无职党员定岗定责”。老包编写了一个群口快板,帮助社区推行这一举措。快板书在区里组织的文艺表演中一演,竟然获了个二等奖。从此后,社区的消夏晚会、军民联欢,都少不了包思勤的身影。策划、组织、主持、编导,包思勤成了社区的文化名人。看到包思勤的文艺才能,社区领导琢磨如果能把他吸收进社区,对于社区的工作可谓如虎添翼。2006年4月,社区换届选举前,上级领导研究决定,破格同意包思勤以外来人员身份参与选举。
包思勤不负众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票支持,成为丰台区首名以流动人口身份当选的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虽然,居委会副主任不是什么大官,但包思勤从中感到了社区居民对他的认可,北京对他的接纳,他感到自己对社区工作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各种党建活动、与困残家庭“结对子”……老包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工作中。虽然自己生活压力也很大,但是为困难人群捐款捐物,嘘寒问暖,每次都少不了他。社区里老人很多,当家里遇上什么下水道堵了、邻里纠纷等杂七杂八的琐事,找包思勤准没错。
社区工作很琐碎,包思勤却乐在其中。他说自己离开家乡六年多了,每次去照顾这些老人的时候,他都感觉像是在孝敬自己的老母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本报记者 黄加佳 本报实习生 袁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