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山西运城
■来京时间:1984年
■职业:理发师
早上8时不到,翠微南里社区一家名叫“靓雅之苑”的理发店还没开门,门外却已经有三位老人家在等候,分别是90岁的王奶奶,86岁的李大爷和85岁的刘大爷。
“仪师傅手艺好,人也好。”王奶奶在这里理发已经十年,没换过别的理发店。
店门上有一个手机号,是理发店老板仪真革的,谁家老人腿脚不好,身体不方便,一个电话,仪师傅一定会上门服务,风雨无阻。
8时15分,仪真革就骑着电动单车来了。个不高,国字脸,脸色泛红,随身还带着一个小包。每天都有老人在外面等着,所以仪真革每次都提前开门,不让老人久等。开门,烧水,清理,仪真革手脚利索地准备着,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立时显得干净又整洁。他打开了随身带的包,里面是理发师必备六件家什:推子、剃刀、剪刀、梳子、围布、喷壶。原来,经常有老人打电话请他上门服务,每天下班后仪真革都会把工具随身带着,一有电话就直接去。复兴路以北,西四环以东,昆玉河以南,翠微路以西,14个小区,仪真革都门儿清。
年龄排序,女士优先,看来大伙都有了默契。90岁的王奶奶摘下束头发的头箍,脱下外套,第一个坐上理发椅,两位老大爷等待的时候看报、听广播。细心的仪真革把喷壶装上刚烧的水,在手上试了试。可能是热了,又兑上点凉水。给老人围上围布,仪师傅开始理发。
看仪真革理发只有一个感觉,快。
剪了十年的老顾客,彼此之间也不用交代。老人的头发偏软偏少,先把老人花白的头发喷湿,仪师傅抄起剪刀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剪。剪好之后,仪真革细心地用剃刀将老人颈部上的发根给刮了刮,刮一下就用剃刀带磨一下剃刀。
仪真革的话很少。他爱人是理发店里的助手,义务当起了解说员。老人的皮肤比较干,容易出血,所以,仪真革每次都是刮一下磨一下,保持剃刀的锋利,这样就不容易刮伤皮肤。“有些人喜欢刮,有些不喜欢。第一次来交代一遍,以后就不用再说。”
只用12分钟,王奶奶的头发就打理完了。整个过程,两人之间没有说过一句话。老太太在镜子前用手拢拢头发,左右端详一下,满意地笑了笑。仪真革帮老人带上头箍,穿上外套,扶着老人出了店门,终于说了话:“慢走,路上小心。”
第二位李大爷,第三位刘大爷,仪师傅都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理完毕,收费同样是3元,送到门口,临别一句话:“慢走,路上小心。”
每天理发店总有二三十位老人前来理发。基本是早上一拨,下午一拨,晚上就比较少。3元是特价,平时都是5元,因为仪真革的店有自己的规定:每天早上8时到9时(60岁以上的人)特价3元。所以,每天早上来理发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是社区里早起遛弯买菜的老人们。久而久之,谁什么日子要理发,仪真革心里都有谱了。“除了春节放假休几天。初五早上,肯定有人来门口等着。”
除了特价,节日还有免费。“五一”是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六一”是儿童;“八一”是现役、退伍军人;“十一”是共和国同龄人。
刚送走三位老人,又来了两位,仪真革连坐下来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1984年,老家在山西运城的仪真革来北京当兵,理发的手艺就是在部队学的。1999年,他退伍后到翠微南里社区开起理发店。凭借扎实的手艺,和善的为人,便宜的价格,赢得大伙的肯定,周围不少社区的老年人都来他店里剪头发。
生意很兴隆,老顾客非常多,按理说应该很挣钱,但仪师傅的店也有自己的难处。这里的常客有600多位,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近一半是80岁以上,理发店成了远近闻名的“老人之家”。
十年间,房租、水电都涨了,但仪真革的理发价硬是没涨过。“刨去房租水电,赚不到多少钱。”老板娘小声告诉记者,生怕仪真革听见。她曾跟丈夫唠叨过,好脾气的仪真革第一次跟老婆红了脸。“他说,都是街坊邻居,涨价不合适,能为老人们服务是光荣。”打这以后,媳妇也不敢再提涨价的事,5元的价格保持了十年。
9时30分,仪真革终于闲了下来,刚要喝口水,手机响了起来,一位住在五棵松东南角的老主顾找仪真革上门服务。他二话没说,用小包把六件工具细心地包好,跨上电动单车,急匆匆走了。一直很少说话的他临走时对记者说上了一句话:“不好意思,太忙了。”
本报记者 刘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