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六问“中国最高智库” 为何要创建这样一个机构
2009-06-18

首届全球智库峰会7月初将在北京启幕,主办方是成立不到3个月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带着外界对这个“新智库”的好奇,本报记者独家走访了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制图:梁昌杰

【一问】成员都是“重量级”人物,为何要创建这样一个机构

郑新立:智库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趋势看,智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渗透也越来越深。近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但智库发展受到忽视,是个短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提醒了我们智库建设的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标就是办成民间智库,融汇高层、权威资源,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研究,为公共政策提供智力支撑,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咨询服务。

【二问】与一些资深机构相比,国经中心有什么特点?

郑新立:较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等机构,国经中心成立时间短、力量少。但我们的优势是拥有一大批层次高、有威望、人脉广、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一个成功的智库,经验、人脉是第一位的。

国经中心理事长是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理事会成员有现任部长,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张国宝等;有国开行董事长陈元、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等;有来自地方、部委、核心研究部门的资深人士,如中央政研室原主任滕文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国研室原主任魏礼群、中央外事办原主任刘华秋、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等,秘书长是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别看有个“原”字,他们都曾长期在重要位置工作,谙熟宏观政策,知道用户需求,在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上能继续作出贡献;还有像北大教授厉以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等专家,能领衔组织一些重点课题。

社科院、国研中心等机构,有的长于经济理论研究,有的长于国内经济研究,而国经中心更注重国际经济,并结合国内经济走向展开对策性研究,把握火候报送中央高层,用曾培炎理事长的话讲,是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在运作上是开放式,既坚持研究的原创性,又不断吸收其他中外研究机构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比如中心成立以来已有20个课题在网上公开招标。将于6月下旬启动的“经济每月谈”,请年轻人主讲,向全社会开放。

【三问】资金源自何处?会不会为赞助商代言?

郑新立:新智库要用新机制。我国研究机构多设在党政机关内部或由国家财政供养,国外则是由民间资金赞助。国外同类机构的运作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单是洛克菲勒一家每年就支持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7000多万美元。国经中心创立时,财政拨了500万元开办费,以后就不管了。所以我们成立了基金董事会,负责筹资,已吸纳20多家央企,国内企业现在有热情也有能力扶持民间智库。将来还要吸收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加盟,确保基金来源多元化,使研究成果不受任何赞助方的影响,也不会为哪家企业说话,而且我们的成员跨部门、跨区域。总的目标是筹资规模达到5亿元,全部市场化运作,不用国家一分钱,这有利于保持中心研究的独立性。

  【四问】成员多不在职,会不会“级别很高,组织松散”?

郑新立:我们的研究人员分三类:一、在编坐班,是核心层,通过网上招聘,门槛很高,但报名很踊跃,这也说明国经中心的吸引力;二、坐班不在编,包括已退的省部长、司局长,以及高级研究员;三、不坐班不在编,主要是社会研究力量,中心请他们完成相关课题,付一定报酬。

近3个月来,国经中心在经济研究、咨询交流、国际合作、信息服务方面开了个好头,运行顺畅,看不出哪里“松散”,大家干劲很足。每周就某个当前经济热点开一次学术讨论会。除了直递中央的《要情》,我们还编印《研究报告》、《信息反映》、《智库言论》等专刊。现已送上去十几份研究报告,如绿色复苏、扩大出口渠道等课题成果都引起中央重视。

全球智库峰会是国经中心成立后首次大型对外活动,议题由理事会一致商讨拍板。目的是汇集全球知名智库,群策群力,深入探究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恢复世界增长之道。这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智库的一次机会。

  【五问】国内智库与国外智库差距在哪里?

郑新立:告诉你一个数字,全球智库约6000家,其中近1800家在美国,而“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的一大特色。

所谓“旋转门”,即智库成员的身份在政要与研究者之间变换,有人甚至“旋转”两三次,使政府保持活力,使智库成为给政府培植、储备人才的地方。正因如此,发达国家智库的社会能量相当大,游刃于政界、商界和学界,对政府决策、公共舆论有直接影响力。在美国,每逢重大政策的决断,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然后是媒体讨论、国会听证,最后政府采纳,智库的参与度、公信力都很高。

智库在对外交往中也有特殊作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就有多位担任过驻外大使,积累了深厚人脉,在世界舞台往往左右逢源。智库的声音有时更具说服力,而中国多年来缺少政府之外的智库与国际智库沟通,急需建立这一全新的公关渠道,塑造中国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六问】理事会对国经中心的期望是什么?

郑新立:以我来说,我的心愿是把中心打造成世界一流智库,为中国的智库建设作出有益探索。当前,应对危机不仅需要政府通力合作,也需要各国智库的头脑风暴。正如本次全球智库峰会的主题:“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这是智库理应承载的责任。 (记者 龚 雯 )

“全球智库峰会”7月初在北京举行

专家:瑞典智库的军费统计方法并不被国际认可

德国智库预测德国经济第二季度下降0.5%

 相关链接
·南京玄武湖国庆换新装迎八方客
·西康铁路复线首座桥梁成功架通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迎来第5000万名游客
·武汉铁路今日迎来客流高峰
·北京怀柔:国庆佳节忙秋收
·“纳沙”影响南宁趋于结束
·中国航天专家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获两项大奖
·客运值班员 假日更忙碌
·坚守急救 我工作我快乐
·湖北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摄影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