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近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组部决定,县委书记一职的任命权以后收归省委,由省委常委投票决定。这个消息,对于中国的县治,无疑是一大变局。
|
万金刚"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大会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副"是阿谀奉承 tujian.org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长沙举行
tujian.org
区长8万车补可比纽约市长停车不熄火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亲历者讲汶川彻底关大桥被巨石砸断经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自从有了郡县以来,县一级的行政区划一直是最稳定的。中国的很多县,从秦汉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变动不大。而其他层级的行政区划,则几经大起大落,从郡变成州郡,再变为路州,三变为路府,四变为省、路、府。
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无论怎样变,县这一级都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县是直接治民的单位;县令是亲民之官,古称百里侯,对于一县之民来说,关系重大,对于国家同样关系重大。县稳则国稳,县乱则国乱。因此,历朝历代,对于县级首长的选拔,都相当重视,一般都由中央人事部门直接任命。
清代的制度,有诸多不敢恭维之处,对县治的重视却颇有可观之处。不仅县令由中央吏部直接任命,而且赴任前必须到朝廷报道,由皇帝亲自接见验看,如果发现有特别不合适或者出格之人,马上撤差。
按今天的干部体制,县委书记仅仅是一个正处级官员。但鉴于县治的重要性,县委书记这个正处级官员,其重要性显然不同于其他同级官员。当今中国,小县几十万人,大县几百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小规模的国家。政局的稳定、百姓的福祉、经济文化的发展,莫不跟县委书记有直接关系。因此,重视对一县首长的选择,是国家政事的必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就中央集权体制而言,在县级首长的选择上慎重、选择权上收,对县治是有好处的。
这些年,县委书记和县长出了太多的事情,很多地方的县委书记简直成了封建诸侯,在自己辖境之内为所欲为。在某种程度上,这跟县委书记的选拔过于随意有关。很多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就瑕疵多多,却能带病提拔。一些很猥琐的人,却能做一县的一把手,掌管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他们上任后的所作所为,极大而且直接地败坏了政府在民众中的声誉。所以,选择县级首长,谨慎一点,没有坏处。
tujian.or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