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国家出台一些特殊扶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2009-07-29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 2009年7月28日14:30,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交流如何在民族教育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访谈中,张强介绍了在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您从事民族教育方面的工作很多年。民族教育给少数民族地区的老百姓带来哪些变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强]第一,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掌握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要求,这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第二,我们在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的工作当中,特别重视从民族的实际出发,比如说在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学,通过不同语言的“双语”教育,我们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服务和支持,使少数民族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传承发扬了自己民族的文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情况请您再介绍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强]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双语”教育。我们讲“双语”教育是依法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当中实施的一种基本教育制度。因为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有53个民族具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或者文字。“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学校里,对学生实施以民族语和汉语进行教育。基本原则就是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全国有1万多所民族中小学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在校学生达600万人。从国家来讲,也对“双语”教学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比如说在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审定、出版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因为民族语言文字,很多教材是从汉语言文字翻译过来,所以教材的成本比较高,印量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从出版方面来讲,普遍存在着亏损。国家在这方面专门出台了一些特殊扶持政策。

tujian.org

民族语言的语文教材主要是民族地区自己根据本地区使用的民族语言和文化来自编的教材,当然要经过省级教材审查通过。在内容审查上要突出和发扬本民族的一些文化特点,当然也要介绍整个中华民族的情况。根据少数民族聚集的程度和选择的“双语”教学模式,有的是选择国家统编教材,还有一些地方由国家专门给他们编的、适合那个民族地区实际的汉语言教材。很多学科的教材,一部分是从国家统一编写的,比如说数学这些学科教材,翻译过来的民族文字的教材,掌握的内容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有的内容就是把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民族特色的内容,比如美术、音乐。所以教材编写方面有不同的情况。总之一句话,就是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刚才讲的是中小学,还有在民族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也开展“双语”教学。还有在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少数民族医学等学科也都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在高等学校有101个专业用蒙古语授课,其他一些地方也同样,比如在西藏、新疆的高等学校,涉及到民族特色的专业学科都是用民族语言来授课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全国一个月查处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115.
    ·盘点:毛泽东处死七名贪官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水 西北华北多
    ·降低房价,首先要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
    ·若回避成本阶梯式水价就只是口号
    ·水价是高还是低?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水价成
    ·毕业生就业率99%的背后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 接受外媒采访:既感到荣
    ·传燃油附加费最快本周复征 民航局称没有时
    ·孙伟铭醉驾害人该不该被判死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