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吉林振兴老工业基地取得重大进展
2009-08-06
  近年来,吉林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工作,合力攻坚破难,制约吉林改革发展的难题逐步得到破解,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24.06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居全国第三位,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GDP总量是2003年的2.4倍。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22.77亿元,增长31.8%,增幅居全国第三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45.2亿元,增长30.2%,这两项指标分别是2003年的2.7倍和2.9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0亿元,增长40%,增幅居全国第三位,年投资量是2003年的5.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491.6亿元,增长18.6%,比2003年增加了近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829.45元和4930元,增长13.7%和17.7%,分别是2003年的1.8倍和1.9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国第一位。

  吉林省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骄人成就,主要得益于2005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国企改制攻坚战。那一年,吉林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确定国企改革必须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把通过改制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权益、有利于调动改革者积极性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及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和推动改制企业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四到位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为彻底、规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吉林省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列入计划的816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到目前为止,全省3366户工业及非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改制后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国有资本控制力明显增强,到去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达4118亿元,比2004年净增1318亿元。

  吉林省投入水平一直较低,通过国企改制,培育和引进了投资主体,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大幅度增长。2004年至2008年5年投资总额是改革开放30年前25年总和的2.4倍,年人均投资现已超过2万元,达到发达省份水平。此外,国有经济的有序退出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非国有企业的成长释放出巨大空间,非公经济通过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了跨越发展。

  去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08亿美元,增长32.5%,是2003年的6倍;引进外省到位资金1200亿元,增长58.7%,是2003年的13倍。几年来,绝大多数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实现了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了体制机制,企业活力全面增强,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发展速度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优化了国有资本结构和布局,提高了国有资产控制力。全省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股本比重下降到36%,比重下降但资产总量却在扩大,质量在提高,控制力在增强,国有资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类、基础产业和支柱、重点产业集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践有力地证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记者钟一平)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