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何立新:把摄像机当武器
2009-08-06

  冒死拍摄

  7月5日19时30分,乌鲁木齐市山西巷附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穷凶极恶的暴徒们,开始推翻路上的隔栏、警车,砸烧公交车辆,追杀无辜群众……何立新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暴行。突然,有暴徒发现了何立新在拍摄取证,便呼喊着向他冲来:石头、砖块砸向他乘坐的汽车,车前玻璃被砸烂,飞来的石块离摄像机镜头不到20厘米。何立新果断命令司机倒车后撤,轧着被推翻的隔栏,从燃烧着的两辆公交车中间冲出了暴徒的包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东环市场有暴徒打砸抢烧,何立新扛着摄像机赶往事发现场。“一定要揭露暴徒的罪行!”何立新在官兵的掩护下,冒着生命危险锁定了众多暴徒的丑恶面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7月5日18时到次日早上6时30分,何立新与处置官兵并肩作战:从大湾乡、六大市场、延安路、中环路,到昌乐园、水上乐园、胜利路,何立新用镜头全面记录了犯罪分子的罪恶行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6日,海内外各大媒体播发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现场实景,其中绝大部分是何立新在生死一线拍摄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涉险记录

tujian.org

  何立新,武警新疆总队电视新闻工作站站长。1982年入伍,1987年从事电视新闻工作。20多年,他把手中的摄像机当作战斗的武器,先后50多次参加捕歼战斗、处置暴骚乱事件、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tujian.org

  1989年5月19日,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骚乱事件,何立新冲在一线拍摄取证,为公安机关后来的抓捕和事件定性提供了真实证据,并将两名混杂在人群中的带头闹事骨干分子抓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6年6月,何立新紧随官兵拍摄捕歼行动。一路追赶,暴徒被逼到一间废弃的房屋里。扛着摄像机的何立新,与官兵们一起冲向暴徒藏匿的房屋。由于只顾抓拍镜头里的官兵,何立新的右眼被地面弹起的一截生锈铁丝扎破,血流不止。随队医生缝了5针后,他又立即投入拍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8月,何立新两次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拍摄:8月10日,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发生连环爆炸案。何立新主动请缨赴一线。8月下旬,在跟随官兵搜捕暴力袭警的暴徒时,他与参战官兵们一起,钻丛林、进玉米地,记录下了官兵们英勇顽强的战斗风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奋勇向前

tujian.org

  “越是困难越向前”,是何立新多年来遵循的工作信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9月,6名到和田喀什玉龙河漂流的俄罗斯游客遇险失踪。武警新疆总队接到紧急搜救任务。何立新主动请战参加搜救,承担起摄像、特战队员双重角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身负20多公斤的野战装备,还有10多公斤的摄像设备。爬高原,翻峡谷,夜宿深山无人区……强烈的高原反应,何立新多少次累得坐在地上不想起来。在顽强信念的支撑下,何立新用肩上的摄像机录下了官兵们惊险搜救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他摄制的《成功救援》等多则新闻、专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军事报道》等栏目播出后,为海内外各界广为关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多年来,何立新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从业于新闻工作并取得了骄人业绩:14次荣立三等功;3部专题片荣获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荣膺武警部队授予的“十佳新闻工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