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tujian.org

乌市刑拘718名"7·5"事件犯罪嫌疑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央视女记者受贿案宣判 记者被拒旁听

易纲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本网推出特别专题《共和国的足迹》

tujian.org

不要说50岁以下的公务员,就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英语学了十几年,大部分人几乎还是处于哑巴英语状态。在此语境下,让50岁以下的公务员学习5门外语,这样的要求很不现实。这种带有强逼意味的公共治理存在着手段和目的不合辙的尴尬。

诚然,公务员的外语水平越高、多语交际的能力愈强,普通话和计算机掌握得越好,越能体现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也更能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公务员毕竟不是翻译、计算机专家和播音员,而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办事人员。只要其熟悉本业的业务,掌握工作流程,遵循制度法则,确保做到德、能、勤、绩、廉,就已经称职了。也正因为如此,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核有严格的规定。昆明的“外语新政”,将五门外语、电脑和普通话纳入到公务员考核范畴,也有僭越公务员法之嫌。更重要的是,这种僭越或者侵凌,恰恰折射了这种公共治理的瑕疵所在:偏离依法行政的法治轨道,偏执追求公务员个体的能力素质。这种治理,追求的是能人治政,而非依法行政,其治理内涵依然难脱人治情境。

再好的人治也是有问题的,何况这样的苛刻人治不仅违逆法治也不合人文关怀。让人到中年的公务员们集体去学外语,而且一学就是五门,还有电脑和普通话,这样的压力自然是苦不堪言。重压之下的痛苦学习也很难取得实效,只会滋生怨气。而且,公务员们将精力耗费于外语、电脑学习中,连带影响正常的工作。在压力和怨气萦绕下,公务员们的工作态度和效率恐怕也难尽如人意。

公共管理是一门科学,决策过程更是一门艺术。但无论科学也好,艺术也罢,评价公共治理应有三大原则:一是必须契合法治;二是必须要秉承人性化管理,不能对个体权利构成打折或损害;三是要有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昆明“外语新政”,除了清晰的官员个性,乏见法治共性和人文属性。这样的公共治理,在现实中能赢得相当的关注,却难以获得足够的掌声。

张敬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语新政”折射公共治理之惑
2009-08-06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公务员必须学习5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8月4日《广州日报》)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