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监督公款消费不是钻牛角尖
2009-08-06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部门只有自觉走向公开透明,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款出国、公款吃喝、公车滥用等问题,才能避免一次次“被人揭短”的尴尬

河南南阳,有个“80后”青年王清,最近想以一人之力推动政府落实信息公开的规定。

去年底,27岁的王清向181个行政部门提交7项政府信息公开书北京申请。在规定期限里,只有不足1/10的单位有回音,他却反被某些部门质疑为收集情报的间谍。这位不屈不挠的年轻人通过行政复议或司法途径,终于在半年后拿到了所有政府部门的回复,只是其中竟没有一份完整回复他申请公开的信息。

名字仅半字之差,由“王清”很容易北京到“王海”。十多年前,机灵的山东农民王海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大商场内,利用新颁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矛头瞄准了假冒伪劣商品,一举成名。

从王海打击伪劣商品,到王清较真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落实执行情况、监督公务人员的“三公”消费问题,确是一种进步。媒体镜头前的王清,并不因“招惹”了政府而心慌躲闪:“我不是钻牛角尖,是在推动社会进步。”

王清有理由这般自信。这位“80后”的逻辑是:“我做的不是坏事,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如果连我做这样的事都容不下,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

这样的言行,让我们看见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公民素养的提高。

不仅仅是王清。这两年来,对于公务人员使用公车、公款吃喝、公费出国等“三公”问题的监督风暴,几乎都始于以监督政府行为为己任、又善察蛛丝马迹的平民百姓——比如南京某区北京局长的“天价烟”,江西等地公务人员借“考察”公款出国北京、洗脚按摩的账单……正义和廉洁的实现,实在需要为王清式普通公民的积极努力记上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