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阳,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共和国的工业长子”,经济总量占辽宁1/3,曾创造无数个新中国第一。
2008年,沈阳却拿了一个不光彩的“第一”:全国“两会”期间,进京非正常访达330人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这个“第一”,折射出严峻的信访稳定形势,全市群众进京访、非正常访占全省的40%以上。
今年以来,沈阳进京访人次同比下降88%;去年北京奥运会、今年全国两会,进京访为零,一大批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
巨变源自新体制机制的运行,这套新办法、新制度,被称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沈阳经验”。
一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信访局从“中转站”变身为“终点站”,一竿子插到底,群众不再被“巡回访”
沈阳市最大的广场市府广场,向东五百米,市府大路北侧,有座不起眼的小楼——沈阳信访大厅。
楼前有个公交站牌,16条公交线经停这里,站牌上醒目的写着“市信访大厅”。走进大厅,四周悬挂着数不清的锦旗。
“大厅从去年6月运转以来,收到300多面锦旗,1000多封表扬信。”沈阳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陈国强话锋一转,“我们珍爱锦旗,它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锦旗就像补丁一样,是对过去的弥补,对以往不足的改进。” tujian.org
过去确实应该弥补。2008年以前,沈阳全市群众上访量每年都在近16万人次,大量群众的合法诉求得不到解决。
“信访部门只转不办,我们手里不一大摞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转办信、督办信,一级级向下批转,一直到基层乡镇、街道,就是解决不了问题。”一些老上访户说。问题越不解决越上访,“巡回访”越多,不满情绪积累越大。
“信访部门只具有转办、督办、协办的权力,我们也不好直接插手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事务。”一些信访干部也很无奈。
“我是违规批了地,补偿没到位。你告来告去,最后信不还是,转到我手里吗?”个别素质不高的基层干部狂言,你告状能奈我何?
“老百姓是共产党的天,百姓的事比天大。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创新工作方法,建立解决信访的长效机制。”多次亲自包疑难案件的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说。
“维护群众利益是共产党的第一追求。到市、县一级,就是最基层,不能再‘转办’。”沈阳市主要领导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信访形势,沈阳市委、市政府冲破固有模式,整合行政资源,对信访部门进行重新建构,建立了市县(区)两级信访大厅,19个主要职能部门进驻大厅,搭建起解决信访问题的新平台,形成了接待“一站式”进行,群众来访服务“一条龙”服务,信访事项“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插到底”的信访工作新体制,一改过去中转、交办的信访工作模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带了信访大厅,就不要再进第二个机关的大门了,中转站成了终点站。”不少上访群众说。
8月5日,记者跟随新民市上访户张明霞,来到信访大厅上访,反映邻居搭建违章建筑侵占自家空间的问题。在大厅接待台,工作人员进行了登记、引导,“信访分诊”。张明霞取了登记号,来到土地规划接待室,规划局驻厅干部马丹驰,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我们和新民核实后,尽快进行处理,你等电话就可以啦!”
房产、城建、工商、土地规划、税务等19个部门在信访大厅设立了19个接访窗口;不是过去的联合接访,而是职能集中,权力整合。全部信访问题,通过四级程序,基本不出大厅,即可解决。
信访事项属于咨询类或比较简单的,现场直接化解。对属于复杂、疑难事项,大厅设立了四级会诊调处机制解决。第一级,各驻厅部门主任直接决策调处。第二级,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案件,由大厅分管主任召集相关单位、部门,集中研究协调、解决。第三级,对于联合会诊还无法解决的,由信访大厅主任召集,邀请有关专家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专题研究。第四级,对大厅主任无法解决的重大信访案件,提交市联系会议解决。
“以前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横向联系很少;现在主要职能部门集中,整合资源,在信访大厅,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线,直接办理,大大提高了效率,解决信访事项更快捷、高效。”市房产局驻厅主任黄殿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信访大厅这个“软部门”具备硬实力;信访部门“硬起来”,解决起来百姓的事,才能“快起来”
在一次次处理群众信访事项时,沈阳也在总结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进行一揽子解决。
沈阳调查摸底发现,截止到去年5月,沈阳有8万多户房子无法办理房产证,许多无“房本”的群众,户口不能落,孩子学不能上,房子不能交易,于是不断上访。
这些房子,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多是开发商缺手续,或者违规变更设计图纸,或者消防验收不过关,或者税款未缴纳齐全,根本无法办理房证,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成为“死结”。
怎样解开这个“死结”?沈阳市领导提出,“两条腿走路”。成立了由公检法、纪委、房产、信访等15个部门组成的解决房证问题工作组,下设“办证组”和“追责组”:一方公检法司等部门倒查责任;一方面老百姓手中手续基本的齐全,就先办证;缺什么,由政府部门向开发商讨要,群众的事不耽搁。只要可以追究责任,有可能补办手续的,就由信访大厅出具意见函,房产局集中办理房产证。
一年时间,办理了2.5万户房产证,追缴房地产开发商5000多万元欠缴税款、资金;两名开发商被移交到司法机关。
速度为何如此之快?“关键是信访部门硬了起来,解决群众的事,才能快起来。”采访中,不止一位信访干部这样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的确,在沈阳,信访大厅被称为“八有”部门:决策有权威,指挥有力度,调处有效率,基层有网络,处置有良策,预防由效果,资金有来源,干部有保证。
“信访大厅联席会议形成的决策,以函件形式发到各个委办局,一般都是直接执行,落实非常到位,基本没有打折扣的。”沈阳城建局驻厅办主任李晓东说,“这样信访大厅,就非常有权威性。”针对疑难积案,信访大厅专门成立了两个专案组,已化解积案9100件。
大厅成立以来,两级信访大厅共受理来访95515案次226171人次,现场化解32631案,立案调处24993案,直复化解37891案;受理市民诉求电话129212件次,办结率99.23%;受理群众来信6715件,办结6177件,办结率92%;通过帮扶救助息访5598人。
“过去信访局63人,还包括司机;现在380人,不包括司机。”陈国强骄傲的介绍,“我们自身编制并未增加多少,关键是整合资源,19个部门都有驻厅分队。”
沈阳把到信访部门锻炼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手段;每个部门驻厅带队干部都是市管后备干部。沈阳规定,成绩突出的,优先予以提拔使用;表现不好的,及时调整。对进厅干部的考核,信访局党组的意见一票否决。
“来这里,肯定要扎进去,扎实的干。”李晓东说,“我们除了原单位发工资外,所有的组织、人事关系,都转到信访;信访局的考核意见直接决定大家的前途。现在我们是,组织关系在大厅,考核评价在大厅,提拔使用也在大厅。这就从机制上,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而不是两张皮,人在曹营、心在汉,更不是镀层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年来,在信访大厅挂职的干部已有10人提拔为副局级。
对可能影响信访稳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沈阳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动拆迁、土地征用、国企改革等重大项目,信访部门提前介入,进行信访评估。一年来对42个项目进行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沈军花园”、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个群众反响强烈的在建项目被叫停。
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维护群众利益要舍得投入;做“天下第一难”,领导干部要冲在最前面
“要满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这是沈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领导的共识。
要想解决信访这个天下难,领导干部要冲在最前面。对跨地区,跨部门、涉及全市的重大政策性信访事项,25名市级领导干部代头包案。
曾维亲自包办“基业百花园”806户仿佛无法办证案件,召开调度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方案。最后,为业主办理了产权登记,同时开发商刘子祥被检察机关公诉。
市委副书记苏宏章直接指挥解决信访问题的“百日会战”,每周五雷打不动,召开信访工作调度会,每次至少6名以上市领导参加,解决了浑南大市场、荷兰村等一大批久拖不决、影响沈阳稳定的难点案件。
沈阳不刮一阵风,而是让领导干部下访和化解矛盾制度化。出台了《沈阳市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等文件,明确了排查、接待、下访的标准、时间、数量等要求。去年以来,市、区、县、市直党政主要领导510人,累计接访2380个工作日,接待群众16800案次,33810人次,81%的案件得到化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决信访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是“还账”,这就需要投入。“解决信访问题,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花出去的钱,一分不能漏。”沈阳市长李英杰说。
对还账的钱,维护群众利益的钱,沈阳舍得投入。沈阳设立了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专项资金,主要解决“骨头案”、“钉子案”、“无头案”,并实施困难救助。市财政保证随用随支,敞口供应;各区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各县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去年一年,全市财政投入资金22.4亿元,解决信访问题7634件。
“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为党分忧有责任,对疑难案件有办法。如今,在沈阳“群众有事找大厅”的氛围日益浓厚,正确的信访导向已经形成。”苏宏章说,“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没有止境,今后我们还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入手,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较少信访案件的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