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即“二代掌门人”),意在把这些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列为培养对象,通过进党校学习、到基地培训、由导师帮带、到国企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人民日报》8月18日)
民企发展缺乏后劲,与部分民企创业初期仅凭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增长,缺发长期战略眼光,以及内部管理难上层次等因素等不无关系。培养民企“二代掌门人”,这当然是搞活民营经济的有益之举。不过,一开始便置身市场泥水中摸爬滚打,时时面临切身利益增与损考验的民企,相较于靠政策靠垄断撑饱肚子的国企而言,其生存发展经验理当更符合市场竞争特点。只是不知,那些吃惯了政策饭的国企“掌门人”是否对民企“二代掌门人”登门虚心求教会有所启发,进而躬身于民企,谦虚讨教民企的市场竞争“宝典”。
在改革的推动下,国企虽然有一些改变,但其思维管理乃至运营模式仍不乏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众所周知,国企普遍存在高成本低产出现象,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勾心斗角,内耗严重习以为常。前两年,迫于舆论压力,油企曾装模作样地裁减员工,压缩经营成本。结果媒体披露,被裁减的是那些薪资成本最低,工作量较大的一线员工,而人浮于事,机构臃仲的现象几乎没有变化。
另一方面,直至今天,电信、电力、石油等行业依然由国企牢牢占据着垄断地位。总量上看似“航空母舰”辈出,实际往往只是通过政策性的资产重组,凭借外力支撑起的庞然大物。而且,日渐庞大反倒成国企频频向政策叫板的砝码,比如油企,三番五次以市场断油方式逼涨。也有的充分利用垄断条件大快朵颐,比如口口声声要提高竞争能力的银行,不是努力减少收费以吸引客户,反倒收费项目愈来愈多,肆无忌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