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老鼠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老鼠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老鼠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汉字要整形?当愚人我初看相关的报道时,不禁差点惊掉了下巴!要知道,我这个上了三天的学,其学习期间过了一个双休日,放了一天假的“知识份子”,好不容易脱离了“睁眼瞎”的头衔,勉强认识了几个字却又常写错并且写不好,只能靠鼠标键盘说话的人,又面临着得重新学生字的境地!要知道,汉字一旦进行了整形,我们这些人还不得老鼠时间留意这些“高科技产品”!可是当我静下心来再细读相关的报道时,却又惊喜的发现:这次动手术整形的字只有44个!并且,“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看到这里,愚人我惊喜过后是愤怒!8年的研究考虑,恢复了51个异体字,改44个汉字,这是学术界的学者们在忽悠人还是在瞎折腾?
8年的研究考虑,恢复了51个异体字,改44个汉字,不知学术界的学者们到底想干什么!想知道:这44个汉字一动手术一整容,是不是全国全社会以前通用的字典词典都得作废为了这几个字而改版?是不是所有的工具书都得以此为藉口而出新版本?有疑问:这44汉字一“整形”一变动,是不是所有的教科书和书籍都得推倒重印?真的不明白:从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这么多识字的人,是不是都得时刻留意这44个字的写法?否则,是按原来的习惯写还是按新版的写,如果遵照习惯来,那么岂不成了大众公认的错字?否则如果并行通用,那么这44个字改了岂不白白浪费感情和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的麻烦和代价,仅是为了几十个字的“美容”?还记得,好像在1985年前后我国曾流行过一批简化汉字。那次的简化字,范围要比这44个字多的多!可是过了没多久,国家就明令禁止使用了。然而,就在那批汉字在人们中间的影响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如今又准备给汉字动“儿科手术”,给汉字“打补丁”!关健的一点是:在看了44个汉字的改动对照表时,愚人我发现这44个汉字改后和改前差别并不大,既先进不哪里去,也美观不多少,更方便不多!这次改动,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改的幼稚可笑,其实这几个字改不改都行!这44个汉字的修改,实在有点“喝茶拿筷子——多此一举!”
真不知专家们是怎么想的!值得怀疑,这是在推动我们公众认可汉字的进步?还是违心的整容折腾汉字?俺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忽悠人并且瞎折腾!
很值得老百姓怀疑:8年的研究考虑,恢复了51个异体字,改44个汉字,不知学术界的学者们到底在想什么?是不是市场经济下的人们大多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去了,冷落了这些学者?是不是这些学者不甘被遗忘,只能拿恢复51个异体字,改44个汉字的成绩来制造噱头,吸引人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彰显他们的存在?是不是有些专家和机构想以此为藉口出版印刷新版字典等工具书和教科书?这样说虽然有点偏激,可是,要是真的想改动汉字,就应该向着公众认可的方向,向着科学的方向去大动手术,来个一步到位!何必这样“老鼠嫁女——小打小闹”的改上三、五十字呢?何必摸摸索索的将几个改也可,不改也行,改不改都有一样的字当幌子呢?何必拿几个汉字煞气呢?学者们可以研究的东西和地方还有很多!从这一点上看,真让人怀疑学术界的某些学者们闲着没事干在瞎折腾!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在公众认可,并且公众在使用中没有明显出现弊端和不便的时刻,没有必要改来改去!否则,关系到的是国家的安定和人心的稳定!汉字是全人类的财富!在人民群众不愿意的情况下,谁都不能折腾汉字!所以,我们全人类的文字,不能任由“学术界”瞎折腾!(网友:话不在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击进入作者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