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乌鲁木齐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总体趋于缓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率先问世投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砸掉事业单位"铁饭碗" 也要砸掉"金饭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审计署5年来发布6千余篇审计结果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国情报告:在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郑方贤 对改革基础教育有独特见解

昨天的会场外,复旦附中的几名学生对有“招办主任”背景的新校长充满着期待。有学生问:“我是理科生,对复旦的自主招生很感兴趣。不过,听说自主招生先要过复旦水平测试关,考文理科10个科目,那么,现在我是否还要拾起历史、地理?希望新校长给我们多些指点。”还有学生问:“都说现在大学对高中毕业生不满意,除了高考分数似乎什么都没有。我们怎样才能符合大学的要求,怎样才能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 

近几年,因为有了自主招生,郑方贤频繁地与各地的中学校长接触,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可是,在昨天的会场上,郑方贤显得比较低调:“在中学,我是个新兵,仍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复旦组织部门则透露:郑方贤仍兼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选择他担当复旦附中新校长,是考虑到他多年高招工作的经验,希望以此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前几年,由于负责自主招生工作,郑方贤多次谈到对基础教育现状的看法。有人曾说复旦在自主招生的资格申请测试中,要考10门学科,是在给学生加负。郑方贤认为,进行10门学科的水平测试,是希望向基础教育传达一个信息,即培养学生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应该有偏科。郑方贤说:“为什么中学要分文理科,到了大学反而又讲通识教育,这个过程为什么会倒过来,值得反思。”

昨天的仪式结束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拿过复旦附中党委书记、副校长王德耀的名片,上面还写着“预防医学、环境科学教授”。郑方贤和王德耀,一对搭档来自高校,同时又是教授身份,也许他们的联手,能为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做点有益的探索。

  何晓文 按大学教育思路塑造中学生

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一干就是17年,何晓文的教育笔记足足记了37本,仅第一年的调研笔记就有5万多字。“或许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眼光不同吧,从大学到中学,不存在什么高人一等,但思考问题的方式却有着不小的差异。”

何晓文说,她到任没多久便主动去拜访了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询问一个优秀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结果,专家们给出了包括冒险精神、协作能力在内的20多条建议。“为什么校长要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提高中学的升学率有用吗?”有许多教师对校长的举动直言“看不懂”。

何晓文说:“当时还没有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提法,但我感觉,华师大二附中不能墨守成规,培养的学生要集大气、大智与大爱于一身。于是,我就沿着这样的思路组织老师们重新设计课程、重新制定育人目标。”

现在,每个置身华师大二附中的学生都有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学校越来越像个“小大学”了。因为,何校长是在按大学的思路塑造他们。学校开设了多元化课程体系——由4+1大类课程构成,即由大文化类课程、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类课程、社团活动类课程、荣誉课程和学校德育课程五个板块构成,其中荣誉课程既有对中学数理化的提高内容,也有专供理科实验班和学有余力学生选学的内容,更有针对高三保送生开设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大学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会请大学老师来授课,所得的学分还会被部分高校所认可。同时推出了超过200门的“选修课程超市”供学生选择,开拓学生视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教能否“无缝对接”基础教育?
2009-09-07

 

tujian.org

 新民图表 董春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昨“空降”复旦附中当校长——

高教能否“无缝对接”基础教育?

昨天,复旦附中举行了新老校长交接仪式。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原复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从老校长谢应平手中接过复旦附中的“帅印”。

从大学“空降”到中学出任校长,郑方贤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6年,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袁晓明就任进才中学校长。此后,有中文系副教授背景的何晓文接过了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之职。再后来,既当过辅导员,也有过多年大学专业课教学经历的徐向东,从上海交大出任交大附中的校长。而像上外附中、上音附中这样的“准专业学校”,更是一直由大学专家“把持”着校长交椅。从全国来看,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等一流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均实行了大学教授治校模式。

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转任中学校长,是否意味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相关链接
    ·李源潮: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
    ·吴邦国委员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高教能否“无缝对接”基础教育?
    ·歌声凝聚力量——山西师生用歌声祝福祖国六
    ·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发展中取得新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钱更缺人
    ·安徽将中医药纳入民生工程
    ·杨洁篪与哥伦比亚外长举行会谈
    ·海南医学院新措施:全部新生先入学后缴费
    ·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今晨结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