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央党校学者解读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反腐论述
2009-09-21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反腐”论述引社会高度关注 本报(法制日报)记者对话中央党校学者

四中全会公报“推进反腐制度创新”深意何在

对话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林喆 记者 杜晓

对话动机:

为期4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9月18日在京闭幕。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此次会议因而备受各界关注。

1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其中关于“反腐”的表述尤为引人注目。公报称,“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虽然,在近5000字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反腐的内容仅有200余字,但这200余字可谓是“字字千钧、振聋发聩”。如何全面、深刻地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关于反腐的论述———本报记者和中央党校著名反腐学者林喆的对话由此开始。

近年来中央为推进反腐制度创新所作的努力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纳入反腐战略方针;

★2007年9月,酝酿多时的国家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

★2008年6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颁布,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将中国“防腐”制度建设推上了一个新高地。

★2009年被认为是中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攻坚之年。自5月份以来,中央已连续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旨在加强反腐的文件。

    上一篇:中国科研机构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国庆60周年首份气象服务专报周五出炉
    ·法典式动物保护法在中国应当缓行
    ·北京:参加庆典学生率先接种甲流疫苗
    ·揭秘国庆彩排运输 3500辆车一夜接送15万游
    ·国内最大广场显示屏完成调试
    ·安徽"公车轮休制"实施近一年 执行难度较
    ·广东公选38名副厅 票决通过10名厅级正职人
    ·假日出游井喷背后有多少身不由己
    ·民调显示:94.1%公众期待国庆阅兵式
    ·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谁愿意赔钱垄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