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胡大源:
老百姓从不用GDP衡量幸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I北京报道
穿过未名湖,走过博雅塔,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静谧的四合院里,教授胡大源在堆满了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幸福报告、书籍、数据中寻找有关幸福的答案。
1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对胡大源进行了专访,探寻幸福感调查所体现的社会真实。
《中国经济周刊》:你是从哪一年开始关注“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
胡大源:2005年前后,我开始对“幸福感”感兴趣,当时谈不上真正的研究。关于“幸福感”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关于幸福学研究更地道的是心理学家。
2006年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开始的时候,我们加入了关于幸福感的评价,5年坚持下来,积累了近40万的样本数据,可谓是“无心插柳”。现在,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把脉”民意。老百姓对“幸福感”的评价从来不是GDP增长了多少,而是具体到每项指标。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各种各样的有关幸福感的报告很多,有专门的职业幸福报告,健康幸福报告,还有不同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幸福报告,在这么多的报告中,这份幸福报告的不同之处和价值在哪里?
胡大源:我们研究幸福,不能老去盯着国外的数据库,应该有自己的调查,国外的数据库难免加上西方人眼中对幸福的评价因素,比如“自由”等。现在很多幸福报告样本数量太少,几千份的样本不足以代表某个区域和国家的幸福感。
调查中,与中国邮政的合作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既保证了数量,还有充分的“回收率”(80%以上),充足的样本量对做统计的人来讲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做的是“主观幸福感调查”,人的主观感受总在不断变化,举个例子,以1分~10分让一个人给幸福感打分,隔几天让他再做,他自己选的很可能不一样。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注意到各省市的幸福感不同,哪些地方的人们幸福感较高?原因是什么?
胡大源:幸福感较高的城市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山东等,这些城市属于人均GDP较低,但是幸福感很高的省份。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一是北方人本身比较粗犷,对幸福的感受没那么挑剔。另外就是参照系不同,以前北方的生活水平比南方差,物质缺乏要去南方采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北方人对幸福的感受也就比南方人高。但这些都是猜测,相当于调查结果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就要找到其他变量来支持猜测,不然就只能停留在假设范畴。
《中国经济周刊》:幸福感低的城市主要是哪些省市,原因是什么?
胡大源:贵州、甘肃、宁夏的人均GDP低,幸福感也较低,且比较稳定,印证了幸福感需要经济因素,收入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