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1
记住一条地图上没有的路
整个北川新县城的地图,没有与“山东”相关的街道、地名。
但是,在北川人的心中有一条“山东大道”。在地图上,这条路名叫“永昌大道”。
昨天,采访车由北向南行驶在去往北川新县城的路上,快到新县城时,一座雄伟的大桥矗立在前方。“这桥叫作永昌大桥,是济南援建的,可以说是北川新县城的第一门户。”随行的当地司机说,桥下这条河叫作永昌河,上面有山东援建的4座大桥,从绵阳到北川,济南援建的这座永昌大桥是首选通道,所以该桥也被当地人称为北川新县城第一门户。
汽车驶过永昌大桥,永昌大道便呈现在眼前,这是新县城的主要交通干道。经历了“齐鲁大道”“齐川大道”“齐心大道”“新北川大道”等变化,最终定名为“永昌大道”。
北川人都记得这条大道的故事。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熊英告诉记者,最初在设定道路名字时,北川人为了表达感恩,采用了很多与“山东”有关的命名,“山东大道”就是其中之一。而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认为,援建北川是山东的任务,应该还原一个最原生态的北川,不应在新北川留下太多山东的痕迹。
不只是“山东大道”,很多北川人出于感恩加入的“山东元素”都被改了回来。
“现在的新北川宾馆,最初打算叫山东宾馆;甚至还有一些乡镇上的道路,比如枣庄大道、临沂大道,后来都改了。”熊英说,愈是这样,愈让北川人感动。
感恩2
记住一个离开的名字
时至今日,在北川县桂溪乡,乡亲们心中一直闪耀着一个山东人的名字——崔学选。
2009年7月13日,一颗牵挂着千里之外建设工地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原山东省援川前线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崔学选,患结肠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4岁。
5·12大地震发生后,崔学选被任命为潍坊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率队奔赴灾区。为尽快在桂溪乡的18个援建点建好板房,短短几个月,他带领一干人马建好了3369套板房。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渐渐被病魔侵蚀。
昨日,距崔学选去世已过去了240多天。篝火晚会的开城盛况,他永远看不见。但在欢庆的舞蹈中,北川人忘不了他的名字,他的故事。
感恩3
羌寨内泰山石敢当
在北川县永安镇平桥村羌寨内的“泰山石敢当”石碑就凝聚着感恩之情。北川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宪礼说,地震后,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县,很多羌族人在新建成的羌寨角楼中增加了“泰山石敢当”,也是表达对山东人的感激之情。
据介绍,白石是羌族人的幸运石,而高约60厘米,宽约10厘米,上端是一个既像兽头又像人头的雕塑,雕塑下面刻着“日月敕令、泰山石敢当”字样,被称为泰山脚下石敢当的石碑,与羌族人的白石寓意相近。于是新建羌寨时,一些居民就引用了山东“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在院内增加了这种石碑,同时也是为了感恩山东人。
感恩4
时常去老县城看看
北川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王官伦说:“我们举办开城活动,不仅是在庆祝北川人入住新家园,也是在向外界展示,北川如何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山东帮助下完成重建。我们是在用一颗感恩的心在表白。这份感恩,刻在心里,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作为一个北川人,王官伦已经有了自己感恩的方式,就是融入对子女、对后代的教育中。
“地震时,我的孩子还小,只有3岁,记不得灾难的恐惧。”他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要让孩子从新老县城的对比中去感受大爱,“我会时常带他去老县城,对他讲灾难。这样以来,当他回到新县城舒适的生活中时,才会时刻记得,北川人是如何在外界的大爱下走到今天。”
感恩5
搬进新房的笑意
昨日下午的北川新县城,阳光透过薄雾照着崭新的城。
在尔玛小区,老县城的原住居民在这里又成为了新的邻居。每个院子门前挂着红灯笼。阳台上挂着北川老腊肉、晾着洗干净的床单,传出洗衣机的隆隆声。人们三三两两地进出小区:抱着孩子的、骑着电瓶车的、提着菜的,一幅新生活的画面。
下午1点过,一名中年男子哼着小曲从外面归来,一脸笑意。
“师傅,什么事这么开心啊?”见他如此高兴,华西都市报记者忍不住打了个招呼。
“搬进新房子,当然高兴了。”他发出爽朗的笑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新房。
他叫焦明成,是北川职中的一名老师,昨日中午才去亲戚家团了年。
4楼,106平米,焦明成推开家门,他13岁的儿子正在烧开水。皮沙发、42英寸液晶电视、喷绘着花的墙壁。3室2厅,这样的生活,
一家人盼了2年多,终于等来了。
他说,昨天是两年多来最高兴的一天,很多亲戚都住在附近:“一大家12口人在孃孃的新家团了年,前两年都是在餐馆过的,不舒服,还是自己的房子安逸。”
看到眼前的幸福场面,忍不住就想起山东的援建者。一家人举起酒杯,为援建者碰杯。“真的是很感激他们,帮我们把新城修得这么好。”焦明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