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高考录取通知书全程“定位”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6月7日电 今天,2008年的高考已拉开帷幕。据统计,今年我省有考生近61万人,榜上有名的考生将突破30万。届时,也将有30万份高考录取通知书需要送达考生手中。面对如此大的投递量,邮政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专访了安徽省邮政公司相关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知书一律特别处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将确保第一时间,将高考录取通知书准确、安全地送达考生手中,”邮政部门表示,他们非常理解考生和家长对通知书的期盼。安徽邮政目前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业务操作规范,指定专人处理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涉及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一律单独登单,单独封袋,单独归档,各生产环节严格按作业频次、时限要求,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并由专人负责邮件信息记录及查询管理工作,确保投递到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确保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准确、安全,安徽邮政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是确保投递时限,严格执行录取通知书邮件的时限要求、频次规定,在邮件进口高峰期,邮政部门将调配充足的投递车辆、人员满足投递需求。二是确保投递深度。明确专人按址投递,严格交接手续。对于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的邮件,邮政部门提前与当地所有中学签订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代收协议,按照双方约定,将邮件投递到学校指定的地方(收发室、办公室或教务处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输编号即可全程“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万一出现‘冒领’或‘查无此人’现象,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一问题,邮政部门表示,对于由家长签收的邮件,必须验证身份并做好记录。对于因地址不详或地址迁移且收件人联系不上等原因,造成无法投出的通知书,邮政部门会及时通过电话与收寄局或教育部门联系确定后,予以投递。同时,对于城乡边远地区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尽量延伸邮路投交本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使用特快寄递的录取通知书,考生只要输入特快邮件编号就可在网上通过EMS特快查询系统查询到通知书的确切位置,邮件编号可以拔打邮政客服电话11185获取,”一名工作人员说,“考生可以对录取通知书进行全程定位。”

tujian.org

  投递中提供人性化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完成通知书的投递工作外,安徽邮政今年特别增加了一些人性化服务,为全省中榜考生精心准备了30万份‘高考大礼包’,”据介绍,今年的“高考大礼包”中将推出一本《入学信息快递》,这本读物分别从入学必需品、入学程序、大学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各方面,帮助考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备课”大学生活。为了满足新生需求,读物还专门为广大考生提供考后旅游、娱乐、餐饮及入学前购物等方面的优惠信息,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表达对广大学子的祝贺,今年邮政部门还将举办“送喜专家送惊喜,邮政大奖等你拿”等抽奖活动,为全省学子提供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和MP3等近10万元的助学用品。届时,收到“高考大礼包”的考生,会在礼包内找到一张印有考生自己名字的即开型有奖刮刮卡明信片。中了奖的考生当时即可到当地邮局市场部领取奖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省委省政府与环保部就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工
    ·“要让淮河、巢湖休养生息”
    ·省城500多个招商小组出征 孙金龙出席大会
    ·“皖电东送”淮河大跨越成功放线
    ·淮南发生天然气泄漏事件 近百居民紧急疏散
    ·安徽有望入围新医改试点
    ·省工商要求严打祭祀用品“黑窝点”
    ·安徽省养老保险扩面 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参
    ·合肥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出炉
    ·“迟到”的安徽春茶很“干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