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8月14日电 护林造绿
走进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县级自然保护区,绵延的“一万金朝山”满眼青翠、浓荫蔽日。“这里已形成‘村民自治,群防群守,共建美好家园’的管理机制。”村支书说,经过多年呵护,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增长,成为祁门一朵绿色奇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祁门,像文堂这样的县级保护区遍布各地。近些年来,作为山区县的祁门,在国家和省于该县各设立一个自然保护区之外,又主动增设了5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形成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网络。“祁门优势在生态,发展必须依靠生态。不断增强生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是祁门发展之道。”副县长方少宜的话道出了祁门人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该县已建立的5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8个乡镇46个行政村225个村民组和2个国有林场,总面积达27.1万亩,是国家和省两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3.7倍,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全县国土面积的10.5%成为保护区,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从1995年的73.6%跃升至现在的85.78%。今年5月4日,祁门县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林兴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炎炎盛夏,牯牛降观音堂景区却凉意沁人,来自南京的许先生正跟家人坐在竹林里悠闲地品茶。“景色太美了,满眼都是绿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在同一天,九龙池、仙寓山景区也是游人如织;“历溪峡谷游”、“目连故里游”、“渚口民俗游”等旅游项目同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多了,景区附近农民办起农家乐。今年清明节,牯牛降九龙景区里,农村教师倪永辉的农家乐每天都要接待近百名游客就餐,每天收入在数千元。仅在牯牛降生态旅游圈周边,这样的农家乐就有数百家之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农民习惯砍树卖钱,不但收入不高,还严重破坏生态。现在发展旅游,生态风景卖大钱,农民们开始自觉保护生态。6月初,原定落户祁门县塔坊乡的一化工项目,遭百余村民上书反对,项目最终被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效林业蓬勃发展。2001年,原先只生产粗包装板的祁门阊林木业公司引进环保型优质细木工板生产线,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每立方米产品售价提升66%。 tujian.org
“在祁门,像阊林木业这样的企业很多。过去祁门主要卖原木,一立方米收入只有五百多元。”祁门林业局负责人对记者说,而加工成板材出售,一立方米价格提高到八九百元;现在搞起了木材加工,同样的木材售价能有两千多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效林业带来的是祁门“绿色门槛”的不断提高。“如今,在祁门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在500万元以上,成品销售价每立方米3000元以上,才能成为重点引进对象。”县林业局负责人说。从1995年到2006年,祁门县木材加工企业由191家减少到58家,而木材加工率则由20%上升到85%;全县木材年消耗量由14.8万立方米增长到15.2万立方米,增幅不到3%,而年加工总产值则由8600万元猛增到4亿元,增长3.6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绿色富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以来,祁门县渚口乡黄山药谷内,花香袭人,人声鼎沸。这里是近几年新建面积达2200亩华东最大的金银花基地。正值开花季节,渚口乡郑秀云等300多农民每日来这里采花。“每公斤采摘费6元,我每天能采20公斤左右,每天的收入120元左右。”郑秀云说。 tujian.org
“山里人靠山吃山,要让山民真正不去乱砍滥伐森林,还必须调整优化林种结构,让百姓能够增收致富。”方少宜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几年来,祁门县大力推动栽种形式多样的混交经济林,引导林农改变以往“杉家帮”一统天下的格局,并积极实施林药、茶竹等间作套种,实现生态林向生态经济林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成绿化苗木基地5个、花卉盆景个体大户32家,总经营面积1100亩,年产苗木95万株,实现产值1.5亿元。全县从事苗木营销超过600人,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仅2002年以来,全县就发展中药材1.5万亩,年产值达3300万元;发展金银花3200亩,年产值约1600万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些依托林业的特色产业也蓬勃兴起,袋料毛木耳、香菇、根雕、盆景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资源开发型产业,迅速发展成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去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0%来自于林业。绿水长流,“金山”生辉。祁门人作活了“绿”文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