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8月16日电 2008奥运年,全省各地文化喜事儿不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年伊始,合肥市文化庙会开门迎客,庐剧、灯谜、书画展等一一被搬上台;萧县梆剧团免费送50多场演出到乡镇;凤阳县农民文艺演出队将花鼓、旱船、狮子龙灯等“演”进了城;全省41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堂“送课”到基层;省首届农民歌会仍余音缭绕,花鼓灯又舞“热”了非洲…… tujian.org
历经30年的改革浪潮,我省文化事业呈现快速发展、奋力崛起的良好局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是立足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阵地、丰内容、创品牌,“软实力”建设日新月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化大院”彰新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3月,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乡村民贺文社投资20多万元,建起该市第一个农民自办文化站。虽说是自办,设施可不差,文化站面积达1200平方米,图书室、娱乐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甚至电脑室应有尽有。而此前,当地承担文化站重任的只是几间建于50年代的破烂不堪的旧屋,偶尔有几位村民聚到这里,也只是吹吹牛、打打麻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咱农民要想搞‘活’经济,得先搞‘活’思想,孩子们更需要好的文化氛围,村里缺的就是这个!改革开放后我靠党的好政策挣了点钱,就想为村里做点事。”虽读书不多,贺文社却颇有见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文化站早成了全村老少最喜欢的去处。“没事就爱来转转,上网查阅致富信息、看看书,现在连麻将都不打了,老婆高兴得很!”30出头的段金正快人快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自办文化站是新生事物,却绝非偶然。针对农村文化站大多“关停并转”、农村文化建设缺少“阵地”的局面,我省以乡镇文化站建设“杜鹃花工程”促进农村文化科教一体化建设,通过典型带动、全面启动,初步形成省、市、县全面推进的好势头。目前,全省共建有文化馆118个,图书馆86个,乡镇文化站1417个,各级各类文化馆每年举办展览约3500个。同时,大力支持农民文化自建意识,凤阳等地的“文化大院”成为吸引农民、教育农民、服务农民的好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下乡”工程惠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起送电影下乡,临泉县城郊电影放映队队长李俊德打开了话匣子,“过去农村条件差,能看场电影比过年还高兴,一个人看了,全村人都来听他讲。改革开放后,政策‘活’了,电影送到家门口,大伙儿能不欢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影放映队成立于1990年,10余年送电影下乡的经验让他们不断总结“新招”:临泉地处皖豫交界,村民对豫剧情有独钟,放映队就找来相关戏剧片;片源太少,就尝试自己发行影片;宣传教育片村民不爱看,就在其中加上根据当地实例改编的短片,寓教于乐,让人人看得有滋有味。“一场来个四五百人很正常,春节那几天更是场场爆满!想看啥,打个电话,我就给他们送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只是全省“文化下乡”工程的一个缩影。自1994年起,全省广泛扎实开展“百团下乡”、“百影下乡”和图书下乡等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老区、灾区和贫困山区,送戏、送书、送电影进村入户,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全省已有农村电影放映单位784个,乡镇影剧院404个。2007年,全省共放映电影16.6万场,观众4339万人次。同时,为基层艺术院团配送39辆流动舞台车,解决了其演出运输难、装台难、转场难问题,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品牌”效应唱大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9岁的陈敬芝老人是安徽省十大花鼓灯老艺人之一,提起他自创的“颤肩”步法,行家们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我‘玩灯’玩了70多年,以前都是在村里、乡里演,从没出过凤台!”1990年,安徽省第一届花鼓灯会成功举办,也为陈老的花鼓灯艺术生涯带来又一次突破——受邀在灯会上表演之后,老人从此在全国“名声大振”,各地艺术学校、歌舞团等纷纷邀请他前去指导学习花鼓灯艺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花鼓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靠年轻人传承下去!”一谈起自己的一生挚爱,老人难捺激动,“灯会的举办,让花鼓灯走出了村间地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欣赏,也让更多人明白了花鼓灯的价值、投身花鼓灯艺术!现在我带的徒弟多得数不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花鼓灯会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平日里分散于各地的艺人们聚在一起,年老的、年轻的,舞台下随处是他们凑在一处比划切磋的身影。如今,花鼓灯会早已成为蚌埠、凤台、颍上等地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护文化传统的同时,更促进了当地“以灯为媒”、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花鼓灯会,各种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节庆热潮也在全省掀起,如黄山徽文化艺术节、淮南豆腐文化节、铜陵青铜文化节等,逐渐形成“各地都有文化节,各地都有特色点”的文化品牌效应,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并将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大戏”唱得有声有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