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9月17日电 天长实行农业大包干前后,我在县委通讯报道科任科长,见证了这场农村改革过程,现在回忆起来,往事历历、感慨多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原有的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和具有政治远见的人便设法尝试其它方法。当时在新街公社任书记的陈营同志,发现一些边界生产队实行棉花包产到户,当年取得丰收,他及时总结并在全社推广,进而发展到花生、豆类等小宗经济作物承包到户,都取得显著成果。1978年春,时任新华社记者的张广友到该社采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给予肯定赞扬,并要求天长县委总结此种做法,形成书面经验材料,以便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为参考资料散发。县委组织农村政研室谢道河、瞿彩俩同志和我一同去调查总结,形成经验材料后上报,还将此经验在全县推广,使全县经济作物当年获得大丰收,这是“包”字在天长农村初显成效,也可以说是天长“大包干”的前奏曲。由于县社领导对“包”字松了口,有不少生产队干部也变着法,把“包”字请到田头。记得一次我到平安公社采访,该社书记崇斯银介绍该社兴隆大队合玉生产队田多、劳力少、农活紧,有两块黄豆田,每块七亩多,无法及时安排劳力除草,这个队蒋队长想到“包”字,把其中一块承包给社员,社员起早带晚去除草,结果获得黄豆丰收,另一块除草不及时“草盛豆苗稀”,收获时产量只是承包田的四分之一,真是包与不包大不一样。我把此事写成《两块黄豆田故事》,1980年10月被《安徽日报》刊登,并加了编者按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当时天长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多年来兴办了一批水利设施,县里担心分田到户后,科学种田推不开,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用不好,因此在是否全面实行包干到户问题上,还是有些顾虑,所以只在1981年初开了个“小口子”,允许一些生产条件差的队包干到户。但群众的改革热情是挡不住的,上面透了风,下面就放开了干,结果到1981年秋,全县3845个生产队,就有3009个队实行包干到户,天长的农业改革就此全面铺开。而一年的实践,完全出乎县领导的意料,原来计划粮食总产量5.7亿斤,实际收下来超过7.2亿斤,粮油棉一年净增数都超过前三年净增数的总和。针对大包干既能治穷,也能使生产条件好的地方大幅度增产这一事实,我和当时任县委秘书科科长的金邦清以及同事雷成先共同采写了一篇反映天长包干到户的新闻,肩标是“政策顺民心、遍地出黄金”,主标是“天长县双包到户一年增产赛过三年”。此稿1981年11月8日被《安徽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也分别摘要刊登,受到新闻单位肯定好评,还得到县领导称赞,对天长农村深化改革,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