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屯溪六中学生集体午餐被指“搞创收”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10月29日电 10月28日中午,屯溪六中的食堂里,数百名初中生正在集体就餐。“这个学期开始,孩子每周要在学校食堂吃一次集体午餐。”黄山市民叶女士告诉记者,因为是学校提出来的,她也就没反对。不过,在黄山市一个网络论坛里,部分家长则质疑:学校是为了食堂经济效益才要求学生在食堂吃集体午餐的。新规:学校要求学生集体午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做法有一段时间了,孩子经常抱怨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可口。”昨日,黄山市民姚先生说,他的孩子就在屯溪六中读书,集体午餐的规定是这个学期才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屯溪六中去年秋天搬迁到了黄山市南市区,但距离主城区不远,交通便利。这所初级中学共有23个班级,1400多名学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孩子告诉我,集体午餐是学校要求的,每餐饭5元钱。”学生家长方先生称,开始时对学校的做法也感到不解,但后来听说学校这样做是为了集中辅导、检查作业和培养孩子的集体生活习惯,也就作罢了。家长:辅导作业还是食堂创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孩子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如果真能得到集中辅导,那我没什么意见。”和姚先生有着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少。但也有部分家长表达了不同意见。在黄山市一家网络论坛里,很多家长都对学校此举提出了异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班学生每周必须在学校集体就餐一次,实际上是为了学校食堂的效益。”网名“zhanghao”的网民称,他家就在学校附近,孩子不愿在学校吃,他也希望孩子能回家吃饭,中午还能在家休息。 tujian.org

  也有家长认为,学校要求学生一周集体午餐一次,带有“强制”意味。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校离市区不远,大多数孩子回家吃饭很方便,以学校的名义来要求学生每周集体就餐一次,很容易让人怀疑是为了食堂的效益。学校:不愿参加学校不会强制“学校食堂是私人承包的,每年要上交学校一些费用。”10月28日,黄山市屯溪六中的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洪明说,该校部分学生和老师有需求,所以办了食堂,方便学生就餐,食堂对外承包,学校不负责具体的经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洪明称,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就餐人数,食堂会给学校交纳一定的费用。“每月按22天算,如每天中午有200人在食堂就餐,食堂就将每月向学校交1万元费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曾发现,少数学生中午不回家,在外面吃饭后就到街上上网,个别学生和社会人员接触。家长以为孩子在学校,学校则认为学生回家了,容易形成管理真空。”洪明称,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才出台了集体午餐这个措施。 tujian.org

  洪明介绍,半个月前,学校研究决定,全校学生每周轮流在学校吃一次中餐,每次4个班参加,各班集体就餐活动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负责。“在学校食堂吃饭时,老师会给学生讲授文明习惯、安全知识等,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学生餐后接受作业辅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来就有300名左右学生在食堂吃午饭,增加4个班后,在食堂就餐的学生总数每次约为500人。”洪明说,“部分家长有不同意见,可以和学校直接沟通。如果学生真不愿意参加集体就餐活动,学校不会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合肥组建第二批赴川医疗队
    ·“凤凰”名嘴来皖“对话江淮”三十年
    ·国画大师精品将亮相合肥
    ·残疾人用工招聘会今天上午在合肥举行
    ·安师大一教授获国家资助200万
    ·30年安徽农村的嬗变
    ·合肥公路客运高峰将在28日到来
    ·安徽昔日品牌今安在?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做客《在希望的田野上》
    ·招收低龄学童 校长丢乌纱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