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名扬国外到几近绝产 "庐州黑豆"8年苦战心更酸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11月3日电 从当年名扬国外,到今天合肥几近绝产“庐州黑豆”8年苦战心更酸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名扬天下的“庐州黑豆”,用业内人士话说是既让人辛酸又令人痛心。8年前,本报就曾报道过正处于高峰阶段的庐州黑豆遇到一些困难。但8年后庐州黑豆却在他乡飘香,本地几近绝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庐州黑豆花开凤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在国内,只要提起黑豆,就会有人告诉你“俗名包公豆,又名庐州大黑豆”。据黑豆专家张琴介绍,早在1988年,我市农业专家从合肥产的大豆中,发现一种皮色黑白相间的变异株,经过6年培育,成为今天的合肥一绝:“庐州黑豆”。

tujian.org

  这种豆皮乌仁青,体扁而椭圆,直径8.5至9毫米,比外地产的圆形黑豆大得多。这么好的黑豆,就种植技术来说,不复杂,与普通黄豆一样,非常适合在合肥三县江淮分水岭上种,但在合肥怎么也做不大,高峰时也只到3万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想到黑豆市场冒出女王。在1995年,凤阳县小溪河镇女青年杨玉美引种黑豆取得成功,成了远近闻名的“黑豆女王”。这黑豆种植很快在同属江淮分水岭的凤阳县普及开来,到2007年,凤阳县的黑豆种植已经发展到了10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种植户数达1.2万户,总产量达全国的7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怀心思相互残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五类”(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枣)食品渐渐地在国际市场走红,也着实让本地种黑豆的农民沾光不少,黑豆价格从以前的每500克2块多疯涨到5块多,甚至于还抢购,一度价格飙升到6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极具诱惑力的高价格面前,有人耍弄起小聪明:有个别商贩和农户把黄豆“染”成黑豆。有的用煤灰染色;有的用灶灰“勾兑”;还有的将潮湿黑豆卖出……而极少数商家呢,也是拿信誉当儿戏,导致市场上一片混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混战结果是,国内的黑豆产业一直在徘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真金不如“铜铁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曾用两个下午的时间,分别在家乐福、合家福超市访问60多位市民,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都知道“黑五类”食品好,是人们的保健食物。但真正去选购的,却少得可怜。何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直一位退休干部王早贵说, “黑五类”食品缺少龙头老大,比方讲不少人去购买“黑芝麻糊”,就因为有企业经常做广告!你黑色食品是好,是真金,但不如那些“废铜烂铁”会忽悠市民:你看,昨天媒体上讲要“补钙”;今天又说要“补血补肾”;明天又说要酸碱平衡。这样和那样的“科学概念”经各方专家不断推出,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迈出国门别忘了国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世界上生产黑豆较多的国家为英国、波兰和德国。在中国,以前原产于东北。就合肥一绝——庐州黑豆而言,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而且还是以原料出口为主,缺少深加工。据市农委产业化处沈永树介绍,一个产业要做大,必须要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目前,受日本、韩国技术壁垒的影响,庐州黑豆出口受阻,就必须开发国内市场。目前合肥禾味公司已开发出“煮黑豆、煮干”等系列休闲食品,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市场,不再出现《合肥晚报》2001年4月25日刊发的《“庐州黑豆”名扬天下反倒忧》现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合肥组建第二批赴川医疗队
    ·“凤凰”名嘴来皖“对话江淮”三十年
    ·国画大师精品将亮相合肥
    ·残疾人用工招聘会今天上午在合肥举行
    ·安师大一教授获国家资助200万
    ·30年安徽农村的嬗变
    ·合肥公路客运高峰将在28日到来
    ·安徽昔日品牌今安在?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做客《在希望的田野上》
    ·招收低龄学童 校长丢乌纱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