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铜陵市狮子山经济开发区海亮工业园,偌大的标准厂房里一边是工人们在巨型行车下吊装盘管复绕机等设备,另一边则是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生产铜光管。生产、建设各有其序,有条不紊。 “这个项目[XiangMu]是铜陵市承接产业[ChanYe]转移重点项目[XiangMu],一期工程投资6亿元,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5个多月。这是个奇迹!创造了‘铜陵海亮速度’。”正在兼管生产与施工现场的海亮铜加工项目[XiangMu]筹建处主任陈磊告诉记者,目前,年产4.8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首批500吨订单产品。 “铜陵姓‘铜’,以铜为主要特色的相关产业[ChanYe]是这里的主导产业[ChanYe]。 ”铜陵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说,铜陵在产业[ChanYe]转移承接上重点突出错位竞争,有意识地选择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有差异的产业[ChanYe]定位,把铜冶炼深加工、新型化工等特色产业[ChanYe],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ChanYe]作为承接重点,构筑特色鲜明、产业[ChanYe]链完整、竞争力强的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的现代产业[ChanYe]体系。为此,该市围绕铜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ChanYe],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去年以来相继引进上海中发电气、浙江海亮等一批大企业,开工建设了PCB产业[ChanYe]园、光电产业[ChanYe]园等一批特色产业[ChanYe]园。 驱车行驶在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场面。从铜杆、铜棒到铜带和铜线为主线的铜材加工业,进区的有铜板带、黄铜棒、铜线杆以及各类电磁线项目[XiangMu];以电工薄膜、晶体材料、铜基电子材料为主线的电子信息产业[ChanYe],已入驻的项目[XiangMu]有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聚酯膜、机车电力电容、晶体、磁粉、石英谐振器及其元器件等;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产业[ChanYe]项目[XiangMu]有汽车发动机、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项目[XiangMu]、陶瓷过滤机、井下无轨化采掘装备、纺织机械、散料输送设备、模具、风力发电以及汽车内装饰、汽车滤清器等等。 “当前园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重要机遇期。 ”铜陵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区域内已聚集铜及铜材加工企业30多家,形成了以铜陵有色、铜峰电子、三佳科技、精达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一批铜基电子新材料及元器件生产企业,培育了一批配套协作能力强、产品特色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2011年,园区将围绕传统产业[ChanYe],通过嫁接、融合、改造提升,在薄膜电容的基础上引进超级电容项目[XiangMu],在铜杆、铜线基础上引入高铁用铜镁合金接触线和编织线项目[XiangMu],在铜棒基础上引入家电用铜管件项目[XiangMu]等。围绕现有产业[ChanYe]链,引入整机和最终产品。围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补链项目[XiangMu],并择机衍生新的产业[ChanYe]链条。(林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