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天长市汊涧镇漂牌村的很多农民朋友忙里偷闲走进农家[NongJia]书屋[ShuWu],捧起书本,带着问题学农技、抓“药方”。“书屋[ShuWu]建在家门口,一有空闲去遛遛。读读书、看看报,一分钱都不要。”农民兄弟自编的顺口溜道出了大家对农家[NongJia]书屋[ShuWu]的称赞和欢迎。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农家[NongJia]书屋[ShuWu]9105个,超额完成“十一五”农家[NongJia]书屋[ShuWu]建设任务。 2011年,安徽省将新建农家[NongJia]书屋[ShuWu]6924个,2012年再建设2923个,基本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 农家[NongJia]书屋[ShuWu]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之一,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2007年,安徽省农家[NongJia]书屋[ShuWu]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08年,被列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工程建设全面展开;2009年,正式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各地以农家[NongJia]书屋[ShuWu]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努力使农家[NongJia]书屋[ShuWu]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培训站”、文化知识的“辅导站”、精神生活的“新乐园”。合肥市聘请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以农家[NongJia]书屋[ShuWu]里的农业科技书籍为教材,向周边村民讲解知识,传授技能。庐阳区三十岗乡西瓜、蔬菜种植大户李向梅,长丰县“草莓医生”张广群等都是书屋[ShuWu]里走出的“致富能手”。巢湖市苏湾镇司法所与文广站工作人员联合开展送法进村活动,在书屋[ShuWu]宣传法律知识,推荐法律书籍。黄山市开展“暑期读书月”活动,组织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在书屋[ShuWu]里读书学习,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兔年新春,各地农家[NongJia]书屋[ShuWu]正常开放,开展了“送春联、猜灯谜”、“歌唱祖国”赛诗会、维权知识培训等特色活动,成为返乡农民工、青少年儿童过节的新去处。 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功能,各地农家[NongJia]书屋[ShuWu]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大胆探索,真正让书屋[ShuWu]扎根乡村,惠农乐农。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四顾冲村“一室多用”,以农家[NongJia]书屋[ShuWu]服务为主体,辅以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业务,极大提升了书屋[ShuWu]人气,方便了群众生活。芜湖县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聘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担任农家[NongJia]书屋[ShuWu]专职管理人员,每人每月补助800元,由县、镇、村三级按5:4:1比例承担,并列入年度预算。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阜阳启动“农民文化家园”试点,将新华书店便民店、农家[NongJia]书屋[ShuWu]和农民绿色网吧“三合一”,探索公益项目专业化运营新模式。(李跃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