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规划局发布了合肥高铁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规划民意调查结果。合肥高铁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位于合肥主城区与滨湖新区之间,涉及面积约24.6平方公里。为高标准打造一座“高铁新城”,合肥此前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经层层筛选,最终选出来自全球多家一流设计机构的6个方案,征求公众意见新年第一天,合肥日报曾以《高铁站片区[PianQu]怎么建,市民说了算》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至此,民意调查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大多数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铁路合肥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的开发建设将会增强合肥省会城市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实现方便出行;35%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除加大周边商业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外,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带动铁路合肥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此外,44%的投票者[TouPiaoZhe]愿意选择地铁作为出入铁路合肥南站[NanZhan]的出行方式;49.8%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轨道交通能够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且有54.8%的投票者[TouPiaoZhe]将选择轨道交通前往新桥机场。 对于现状18公里铁路专用线的意见则比较分散,28.9%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改造为客运有轨电车;24.7%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应拆除,20.9%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改造为绿化带;27%的投票者[TouPiaoZhe]今后愿意居住在铁路合肥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24%的投票者[TouPiaoZhe]愿意在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娱乐休闲。 就具体方案而言,1号方案和3号方案比较受投票者[TouPiaoZhe]欢迎,近30%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为1号方案和3号方案在提升合肥市形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城市空间及建筑天际轮廓线控制方面表现突出。同时30%的投票者[TouPiaoZhe]认可1号方案在道路交通组织、人行广场(轴线)布局及旅游观光项目策划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安排。 根据1号方案,该区域将被打造为“步行城市”,该片区[PianQu]北部为高铁车站商贸中心;中部为交通枢纽区,即以各种交通方式的立体化换乘和人流集散为主要功能;南部是以旧机场改造为核心的休闲文化商业中心。 3号方案则提出策略利用地下空间的构想,该方案设计建议在车站购物中心区域开发地下三层,包含少量地下商业与大量地下停车空间。同时,以中央公园定义文化中心坐标,以一座地标艺术大厦与一座大型艺术展示中心进一步提升文化竞争力。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中,市民还对南站[NanZhan]片区[PianQu]规划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市民建议要充分考虑高铁南站[NanZhan]承接新老城区的关系,使南站[NanZhan]的建设带动新区的建设;将南站[NanZhan]周边地区用地布局精心考虑,充分发挥南站[NanZhan]聚集人流的优势,发展好相应的配套交通和商业社区等,打造一个新的交通、商贸办公区域;要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包括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节约集约用地,注重站内交通组织与站外其他交通形式的衔接,把南站[NanZhan]建设成换乘便捷、环境舒适、形象一流的车站;要让高铁片区[PianQu]融入全市,具体可以以高铁为中心,努力建设公共交通(包括公交、BRT、轨道交通、长途客运),让高铁站能辐射到合肥的每个角落;建设要能满足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要求,在车站站房设计、站场设计以及车站周边设施的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并且更有人性化。 据悉,市规划局将把问卷反映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并提交给方案设计单位。(蔡桂林 赵登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