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WangLuo]问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沟通渠道单一、上网部门少、平等交流难等问题。宿州市正在筹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政民互动网络[WangLuo]平台,以实现“公共信息透明化、参政议政在线化、政府决策互动化”。 政府欢迎网民[WangMin]“拍砖” 几天前,宿州市政府“市民论坛”出现了网民[WangMin]带有火药味的帖子:“外环路两旁太脏!没有清洁员负责这一块吗?”一小时后,宿州市开发区回帖:“你好,你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受理。谢谢! ”两小时后,市开发区发了第二个帖子:“你好,外环路的产权和管理均不在开发区。我们已与市交通部门联系转办。谢谢! ”此后,市开发区又数次发帖向网民[WangMin]汇报进展情况。 目前,网民[WangMin]和政府部门有问有答的帖子,在宿州市政府网上每天至少有10多个,代表政府部门说话的“网民[WangMin]”被称为“网络[WangLuo]发言人”。 2010年5月起,宿州市建立了网络[WangLuo]发言人制度,11家部门的网络[WangLuo]发言人每天上线与网民[WangMin]交流,承诺“3小时内回应、3天内办结回复”,迅速解决了网民[WangMin]反映的一批突出问题,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群众反映问题,不必像过去那样到有关部门赔笑脸、递香烟,有时只要坐在家中,上网发帖,有关部门就会火急火燎地把事办了。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一位网民[WangMin]感慨道。 在此基础上,宿州市还经常组织网络[WangLuo]问政会、网络[WangLuo]新闻发布会,邀请网民[WangMin]代表面对面评议政府部门负责人。 “一开始有的政府官员不习惯。平时都是局长、主任,今天怎么变成小学生了?网民[WangMin]群众提问,他们要有问必答,答得不好还要接受批评。其实,这恰恰反映了政府部门作风的转变,过去官员习惯做报告,现在要适应受质询,被‘拍砖’。 ”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网络[WangLuo]发言人制度实施至今,宿州市已受理网民[WangMin]意见建议1360多件,办结1230多件,办结率达90.7%,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氛围。 ”宿州市信息中心主任陈为民说。 网络[WangLuo]问政存在“盲区”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利用网络[WangLuo]服务群众,成绩喜人,但仍存在政府与网民[WangMin]沟通渠道单一、双向互动不强等问题。 ”宿州市委有关人士说。 宿州市政府“市民论坛”的部分网民[WangMin]为记者罗列了网络[WangLuo]问政几大“盲区”: 上网部门少。目前,宿州市上线部门只有11家,许多网民[WangMin]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在上线部门权属之内,往往“石沉大海”,使一些网民[WangMin]抱怨网络[WangLuo]问政“作秀”。 信息反馈慢。网络[WangLuo]发言人承诺“两个三”,目前“3小时内回应”基本实现,但“3天内办结回复”方面不尽如人意。 “当然,有些事不是几天能办结的,不过,有关部门可以和网民[WangMin]不断互动,告知网民[WangMin]事已办到哪一步了,相信会获得理解。但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一位网民[WangMin]说。 平等交流难。有关部门对网民[WangMin]意见尊重不够,“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缺乏对网民[WangMin]心理的了解,不善用网络[WangLuo]语言,官腔官调,与网民[WangMin]存在隔膜。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