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澳门模式助两岸深度交流 崔世平吁以中华文化凝聚共识
2011-02-26
  珠澳网讯:立法议员崔世平指出,澳门[AoMen]回归以来,一直看重施展两岸[LiangAn]沟通和交换的纽带作用,形成两岸[LiangAn]交换中特别的“澳门[AoMen]模式”。社会经济发展[FaZhan]及文化传承交换可超出地域的界线,甚至是政治的隔阂,以为两岸[LiangAn]和平发展[FaZhan]亦应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纽带,凝集价值共识,加强民族的向心力。
  
  崔世平昨日出席“‘辛亥百年与澳门[AoMen]’及‘两岸[LiangAn]三地名人话濠江’名人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回想了澳台的关系发展[FaZhan]。他表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树立民主共和,这一重要事件不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供给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尤其体现予人们的精力意识及文化底蕴中。社会经济发展[FaZhan]及文化传承交换可超出地域的界线,甚至是政治的隔阂,澳台关系就是个胜利例子。

  
  澳台关系相对稳固
  
  虽然澳门[AoMen]和台湾分隔两岸[LiangAn],受不同的政治气候影响,但澳台间一直保持紧密的来往和联系,即使在两岸[LiangAn]关系高度紧张之际,澳台关系仍保持相对稳固,使澳门[AoMen]成为两岸[LiangAn]交谈的缓冲平台,对两岸[LiangAn]大局有侧重要意义。澳门[AoMen]回归後,“一国两制”的胜利发展[FaZhan]模式,为两岸[LiangAn]日後进一步推动进程起重要的示范作用。
  
  崔世平回想澳台过去的交换联系,指除了官方层面的互惠合作,还包含在接触进程中体现出不同的意义,如澳台间的高等教育,澳台均是妈祖文化风行的地区,以及澳门[AoMen]过去成为两岸[LiangAn]“一机到站”的中转站等。通过澳门[AoMen]奇特的社团文化作为交换载体,社会上不同范畴陆续与台湾方面合办活动,不断深化台澳关系,以至两岸[LiangAn]关系的发展[FaZhan]步伐。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换等方面的稳步发展[FaZhan],为澳台关系供给重要的基础,有利两地日後继续开展更深刻的沟通。此外,澳门[AoMen]政府亦把积极发展[FaZhan]澳台关系明确为既定方针。
  
  崔世平指出,澳门[AoMen]与台湾在社会风气、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信任中华文化可成为联系内地、港澳及台湾同胞,以至全球华人的名贵瑰宝。台湾文化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从音乐、电影到文学、演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基础。澳台两地人文环境相近、社会制度雷同,加上特别的人文历史渊源,形成了澳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交换的重要基础,日後势必可进一步在此方面开展交换和合作,为澳台两地的交换缔造新的契合点和突破口。
  
  借监台湾发展[FaZhan]文创
  
  他表现,澳门[AoMen]回归以来,一直看重施展两岸[LiangAn]沟通和交换的纽带作用,积极发展[FaZhan]澳台关系,形成两岸[LiangAn]交换中特别的“澳门[AoMen]模式”。一百年前孙中山反独裁、倡共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象徵了国家积极图强、民族发奋的精力,辛亥革命传承的精力和思想,至今仍意义重大。以为两岸[LiangAn]和平发展[FaZhan]亦应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纽带,凝集价值共识,加强民族的向心力。
     相关链接
    ·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
    ·澳门大学开放日周六举行 同场将进行三十周
    ·通讯展筹委会访两机构 介绍今年通讯展筹备
    ·政府今有新招对付猖狂流感 全澳居民免费打
    ·澳门综合医疗中心:口腔医师
    ·中小企协会新阁拜访外交部特派员公署
    ·社保基金关注残疾者需要 鼓励他们投入就业
    ·行政暨公职局昨天举办了一项“电子文件管理
    ·当局计划上半年在筷子基及青洲社屋增设循环
    ·两议员极反对新经屋法案 指损居民权益贫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