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完成北京市某行业10年发展规划”、“承担完成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本市某大型商务区规划和招商引资”、“处理山区农村突发群体事件”……上周末两天,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38个局级职位和194个处级职位顺利完成面试。一份份沉甸甸的考生近三年工作业绩报告,在面试中首次摆在全体评委面前。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从国外引入的人才选拔模式,着重考察考生在团队环境中的沟通交流、组织领导能力。这种形式先在企业招聘中使用,引入本市局级干部公选还是第一次。
评委仅在开始时用半分钟简要介绍考试要求便不再发问,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考生,把考试的进程全部交给6位考生把握。
在这种类似“圆桌会议”式的考试中,有的小组在讨论中先是寒暄入场,有的小组则在“强势”考生的带领下直入主题。有的考生在讨论中滔滔不绝,有的考生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有的考生能够坚持己见,有的考生则根据讨论对自己的观点做出修正……
参加市教委副主任职位竞争的6位考生,有4人曾经参加过类似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但他们之前都没想到这种形式会运用到政府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中来。一位考生说:“感觉这种考试外向型、气质张扬一些的会占优势,但我在讨论中没想那么多,主要还是就事论事,希望讨论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担任市科委副主任职位评委的市委社会工委副书记赵小卫说,这次无领导小组讨论各职位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从大城市发展面临的9个迫切问题中找出最重要的4个并排序。应该说题目不难,甚至答案也没有统一的定论,评委看得更多的是考生在讨论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特征,即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这样的形式让考生无法提前作太多准备,从临场发挥就更能真实体现考生本身性格气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