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多月的港澳大学生内地文化实践活动圆满画上句号。大学生们畅谈活动感受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来自澳门大学的华梓如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实习,她兴奋地告诉笔者:“我们学历史的人,能在图书馆工作真是太开心了!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在澳门看不到的珍贵书籍和拓片。老师们也耐心地教了我很多,比如怎么分析拓片的年代。”
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段乐补充道:“梓如连午休时间也不放过,拼命研究拓片,她最喜欢甲骨文拓片。”有人访古就有人探今。在故宫博物院信息资料中心实习的澳门旅游学院王之炜,已经把他制作的故宫电子报上交,不久便能发至每位故宫会员的手里。据王之炜介绍,这个电子报可以把故宫的相关信息都放上去,他还为此创造了一个模板,以后也可以继续使用,故宫就此踏上了信息现代化之旅。
写低碳日记
与他们的“术业有专攻”相比,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实习的港澳大学生们则身兼数职,在本职工作之余还积极投身“低碳生活月”活动,并于7月24日在自然博物馆阳光厅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成果汇报展。为了这次活动,大家集思广益、明确分工,在短短一个月里取得了不少成效。在香港中文大学学教育学的罗俊玮,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宣传讲解的任务就自然落在他身上;来自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专业的宣嘉欣,负责把废弃的酒瓶和发白的旧T恤妙笔生花,改造成可观可穿的有用之物……
活动不是目的,宣传低碳环保才是目的。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同学们早已经习惯把践行低碳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香港大学的崔驿选学的就是环境保护,但他说以前多停留于环保理念,而此次活动让他将环保落实到行动上,“每天记低碳日记能随时提醒自己如何做决定,坐公车还是打的?洗衣服用手洗还是机洗?出门关电源了吗等等。”他补充说,“回到香港后我仍会坚持低碳生活,并且与亲朋好友分享低碳理念。”而其他人的低碳日记本上“我今天一顿肉都没吃”“我今天带水瓶出门了,没有买水”之类的记录更是随处可见。
“天安门壮观亲切”
“以前在电视里才能看到天安门,现在天天坐公车都会经过,感觉很神奇壮观,却又亲切。”香港科技大学的林子谦,聊起在北京一个月的生活时,还有点梦境般的感觉。
但如果要说这是一场梦的话,那也一定是场好梦,林子谦在这场梦境里和北京有一次次美丽的际遇。“没想到能在北京见识到正宗的陈氏太极,这在香港很少见,于是我赶紧瞅准了一位师傅拜师学艺。”林子谦回忆起他在天坛公园遇到大批太极高手的场景,满脸兴奋,原本就不太顺畅的普通话更加磕巴了。学习不到一个月,林子谦已经掌握了一套太极拳法,当场在办公室里就耍了起来,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在大家的掌声中,他显得有些害羞,“在办公室施展不开,而且学得还不到家,回香港后要继续努力。”他说。
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宣嘉欣对京剧更有兴趣。在国家大剧院体验了一番国粹之后,她彻底被这门艺术折服了。虽然之前对表演的曲目完全不了解,但她丝毫不觉得有理解上的障碍,描述起其中的场景,她绘声绘色地说:“那个花旦手里明明什么都没拿,但举手挥袖之间,就让人觉得她在穿针引线、巧做女红,好似针线丝帛都在她手指间无形地游走。”除此之外,宣嘉欣还走进老北京的胡同人家,和主人一起包饺子、吃家常菜,着实体会了一番老北京生活。“我今年4月来旅游过,可惜行程匆匆,没能好好体会。这次来实习,我不是过客,是真的在这里生活的人。”
结束实习之际,受到北京文化生活的熏陶,很多港澳实习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极具北京特色的纪念品带回去。王之炜特意跑去南锣鼓巷买了很多特色工艺品;宣嘉欣则念念不忘京剧,对一根根印着京剧脸谱的筷子爱不释手;还有一些同学钟情于老北京布鞋、刺绣、旗袍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