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雷军)设计为130毫米[HaoMi]的楼板,实测厚度[HouDu]只有77毫米[HaoMi]。市民单女士[NvShi]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楼上住户改地暖期间,客厅顶板出现30余处裂缝。经相关机构鉴定[JianDing],出现顶板开裂的本质原因在于结构层厚度[HouDu]未达到施工要求。昨天,各方仍在协商赔偿问题。 单女士[NvShi]在2009年7月交付101万元购买了顺义区仓上小区甲1号楼1单元701室。据她介绍,2010年6月11日,楼上801室业主开始装修,“他们改地暖,用电镐刨地,造成我家客厅顶板开裂。” 单女士[NvShi]将楼上住户告上法庭,法院随后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对该楼板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01室业主使用电镐将地面陶粒混凝土层凿除,凿除厚度[HouDu]约为60-80毫米[HaoMi]。鉴定[JianDing]报告做出的原因分析让单女士[NvShi]大吃一惊,“楼上施工是顶板开裂的诱因,本质原因是楼房在建设的时候偷工减料。” 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具的这份鉴定[JianDing]报告中,701室顶板的设计厚度[HouDu]为130毫米[HaoMi],而实测厚度[HouDu]跨中为77毫米[HaoMi],墙边则为105毫米[HaoMi],即顶板的其他53毫米[HaoMi]均使用陶粒材料,代替了原设计要求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单女士[NvShi]家客厅顶板上,有数道裂缝,主裂缝约有5米。鉴定[JianDing]报告称,“最大裂缝宽度1.2mm,超过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0.3mm的要求。”顶板上用粉笔标注了大大小小许多圈和线。单女士[NvShi]介绍,“这些都是检测人员画的,有圈的地方就是缝,有30多处。”鉴定[JianDing]报告显示,结构层过薄和开裂破损现象,已经影响到该顶板的安全使用。 前天下午,该楼盘的开发商、物业公司、建设方和监理方与单女士[NvShi]一家进行了谈判,但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该楼盘开发商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龙公司正在积极调查施工责任,会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