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甘肃蓝皮书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
2009-04-30 |
|
图片说明:蓝皮书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社科专家介绍蓝皮书特点
图片说明:《2008-2009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2008-2009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08-2009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四本蓝皮书
中国甘肃网1月8日讯(记者 薛东明) 蓝皮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关于“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年度报告,以其权威性高、信息量大和专家视角等特点,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读者出版集团、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联合举办的,《2008-2009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2008-2009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08-2009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四本蓝皮书成果新闻发布会,于1月8日在兰州举行。
蓝皮书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有利于扩大甘肃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对促进甘肃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引导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2008年甘肃蓝皮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贴甘肃实际,把握发展脉搏,种类数量增加,质量大幅提高。
在形式上,基于往年《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报告》,将经济与社会分开并独立成书,形成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内容方面,继续对上年度调研的一些重点领域和重要专题加强追踪研究、整体分析和态势预测,还增加了诸多新的内容。舆情和社会蓝皮书加强了对社会建设和民生内容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充分传达了民众的具体期盼,在对策建议上体现了民生问题的紧迫性。同时也不回避目前我省存在的社会冲突及矛盾。县域竞争力评价蓝皮书立足于新的发展背景,揭示了我省县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发布会上,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范鹏先生全面介绍了蓝皮书的编写过程和情况。四位首席专家分别发布了四本蓝皮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办、省社科联、省统计局、省社科院、读者集团、国家统计局甘肃省调查总队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领导同志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
蓝皮书成果之《2008—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
●《2008—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分析指出,2008 年,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的突如其来使世界经济一改往日的繁荣和平静,出现了几十年以来不曾有的衰退趋势,直至目前,经济萧条的阴云有增无减。2009年将是世界经济空前低迷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国内的外向型企业和行业,并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对甘肃省区域经济运行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但甘肃经济却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并且有条件在2009年继续保持这种发展特点。
●《2008—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注重对甘肃经济运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也要经历世界经济周期中的冬天,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政府采取的经济干预政策有可能使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冲击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从而为中国经济争取一个平稳增长的“暖冬”。这个“暖冬”环境对甘肃经济的运行发展来说极为重要。《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加强对甘肃经济运行发展的动态分析,认为2008年甘肃经济运行发展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特征,2009年的甘肃经济状况将是寒冬、暖冬或是 “柳暗花明”的阳春,还需要进行准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2008—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在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建议:(1)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深度发掘全省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促使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关注重点领域、支柱行业,帮助企业创造性地开拓国内外市场。(3)以重大民生工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为扩大投资的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4)注意发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连带效应,努力缩短经济下行的周期,为新的经济繁荣到来准备条件。(5)以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为重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有效排除群众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
蓝皮书成果之《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点,全书在谋篇布局上体现了社会建设和民生内容的全面性;在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上体现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在对策建议上体现民生问题的紧迫性。
●《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认为,2008年甘肃省社会运行态势是:社会运行是在不断控制和克服社会震荡、修复创伤和阵痛、消解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日益提速、改善和保障民生力度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沉稳向上的良好局面的。其基本态势可概括为社会关系总体和谐、社会系统基本稳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甘肃省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主旋律。
●《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认为,2008年甘肃省以各项社会事业为载体的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居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就业、社会安全以及城市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等成就显著,社会建设全面提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4件实事”惠及民生。社会运行态势呈现出六大亮点:(1)民生之福——社会和谐度有所提高,社会形势积极。(2)民生之本——就业稳中回升,新增就业人员大幅增加。(3)民生之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出现逆转,破解“三农”难题已显成效。(4)民生之基——教育均衡发展出现新局面,全省大部分地区已由普及义务教育的教育均衡发展第一阶段,跨入以追求教育过程和条件均衡为目标的第二阶段。(5)民生之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提高。(6)民生之盾——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两大体系正在形成。
●《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认为,目前我省存在的社会冲突和矛盾主要有5类:即传统性冲突、结构性冲突、适应性冲突、累积性冲突和突发性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表现在将更为表面化、常态化,但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人民内部的、阶段性的,因而是可控的和可消解的。建议以“富民优先、民生为重”作为今年全省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导向,规划和安排社会建设,注意改善民生的持续性和前瞻性。并建议建立相关体制和机制,以使公众诉求管道化,民事处置人本化,事件应急问责化,促进全省在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中实现新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蓝皮书成果之《2008-2009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8-2009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认为,2008年是中国人民经历的一个悲喜交集的非常年份。在灾难和挑战面前,由于党和政府应对得宜,民众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认可,党对民众团结奋斗的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体认。2008年甘肃舆情的总体态势是:甘肃民众对2008年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甘肃省实施“十一五”规划三年来在经济社会多方面发生的变化,给予积极评价;对我省应对危机、关注民生、为群众兴办实事的政绩,表示赞许。2008年甘肃舆情主客体的互动是良性的,总体维持在理性层面上。同时,甘肃民众中的多数人对收入低,尤其是收入差距过大,感受强烈;对扩大就业充满期待;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创新反腐践廉的体制和理念,对审慎处理公共危机、保持社会稳定等,抱有殷切期望。
●《2008-2009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提出,甘肃民众的具体期盼是:(1)工人农民期待增加工资、提高收入。(2)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希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平等待遇。(3)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建议把“反腐倡廉”改成“反腐践廉”,“倡廉”是一种道德要求,而“践廉”则注入法制诉求,希望整合增强纪检部门反腐败的执行力。(4)在社会热点问题上民众关注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就业,其次是环境保护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物价问题。民众对医疗问题的关注则排在第14位,与前两年均排在第1位的情况比较,关注度大幅度下降;物价上涨直接造成民众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比往年大幅走低。(5)民众期待提高政务公开的程度,民众对政务公开的积极评价,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呈逐级递减之势,这一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给老百姓的许多实惠能否不折不扣的惠及民众。
●《2008-2009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根据本次舆情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和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形势,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建议在省内建立若干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对土地流转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认真调研,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第二,希望政务公开形成法律性约束,进一步加大力度,多公开一些民众最关心的事。第三,建议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发展抓项目的力度,展现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并大力宣传,以赢得甘肃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发展的信心,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甘肃特点的现代化道路的信念。
蓝皮书成果之《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
●《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揭示,甘肃县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1)县域社会发展显现出从传统向现代、从农村向城市加快转变的趋势。(2)注重个性化,县域社会发展丰富多彩。(3)新农村建设注重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4)城镇化加快了县域社会发展进程。(5)人口综合素质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保障能力弱。(6)贫困县比重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7)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村和城市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的差距大。(8)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社会发展进程差距大。
●《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对甘肃省各县(区)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是:处于上游区域的有25个县(区),处于中游区域的有31个县(市、区),处于下游区域的有25个县。其中,处于上游区域第一层次的是总排序的前10位,有敦煌市、阿克塞县、玉门市、金川区、甘州区、肃州区、肃北县、西峰区、瓜州县、金塔县,这10个县(市、区)在县域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处于第二层次的是总排序的第11~25位,有凉州区、崆峒区、肃南县、平川区、永昌县、高台县、临泽县、秦州区、泾川县、白银区、崇信县、灵台县、临夏市、民乐县、华亭县,这15个县(市)在县域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一般竞争优势。
●《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对甘肃省13个市、州(不包括嘉峪关市)的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的排序是:县域社会发展平均得分处于上游区的依次为酒泉市、金昌市、张掖市、平凉市,这4个市在县域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优势;县域社会发展处于中游区的依次为武威市、白银市、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庆阳市、天水市,这5个市在县域社会发展方面不大具有优势;县域社会发展处于下游区的依次为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定西市,这4个市、州在县域社会发展方面处于劣势。
●《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基于甘肃县域发展的上述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