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2月1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山地、沙漠、戈壁,组合成了陇原的基本地理构架。干旱、少雨、缺水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一部甘肃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与干旱缺水长期抗争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从人引工程让缺水山村圆自来水之梦,到引大入秦工程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农民脱贫致富,作为干旱缺水的甘肃省,水利事业正在循序渐进的蓬勃发展之中。
在今年的饮水工程开始前,牛岔人谁也不相信他们祖祖辈辈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在2007年这个平常的年份解决。
会宁中北部是全县最干旱的地方,而头寨镇牛岔社又是中北部最干旱的地区。30年前,牛岔社的牛耀荣还和父辈们一起背着木桶或羊皮口袋,翻过两道山、越过两条沟,到离村30多公里的碱沟去背水。天刚亮就出发,回来时又能看见星星了。一到冬天,碱沟的水都结了冰。牛耀荣和村里的年轻人拿着麻绳,早早去背冰块。那时背冰记工分,3斤算1分。到碱沟,砸上一块100多斤的冰块,用麻绳绑好,在后背垫上些麦草再背着冰上路。有些力气大的青壮年劳力甚至能背一百五六十斤。
100多斤冰背在身上,走上几十里山路,人已经是汗流浃背,靠着脊背的冰融化成水,水从后背流到腿上,沿着人行的山路洒下。衣服裤子全湿了。汗水顺着头发流下,在头发梢形成一条条冰凌。有次背冰时,村里的牛炳库站在60多平方米的冰面上砸冰,突然冰面裂开一道口子,牛炳库还没反应过来就跟着冰块掉了下去,牛炳库黑色的厚棉衣张开,被牛耀荣几个人顺手抓住,最后七手八脚把他捞了上来,刺骨的寒水差点把他呛死。
回忆起这段背冰的日子,牛耀荣摆摆手说:“日子苦得说不成。”
从1988年开始的修水窖积雨水给牛岔人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吃水难带来了希望。政府给村里每家两袋水泥修水窖,牛耀荣家修了一眼水窖。但还有一些人不肯要,觉得没什么用处,可看到有人用水泥修好窖后,能够收集更多的雨水来维持人和牲畜饮水,大家就抢着要了。到现在,牛岔社每家都有四五眼水窖,最少的人家也有两眼。
2007年10月,人饮工程把自来水带到了牛岔社的脚下。这次,牛岔人没有像刚修水泥窖时候的那样迟疑,他们在一个月里把水龙头接到了自己家的厨房里。牛耀荣家的厨房里,水龙头擦得锃亮,就等着水流出来了。“如果你以前也背过冰,喝过污浊的水,你就知道牛岔人对自来水的渴望和欣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村民柴海叶这么说。
近年来,农民在日光温室内铺设滴灌设施,大力发展精细蔬菜种植和高效养殖,从而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在古浪县黄灌区的马场滩村,以往村民们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在获取当年农业收成的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沙化、盐碱化。近年来,在科研人员帮助下,当地农民在日光温室内建造地下水池,铺设滴灌设施,大力发展精细蔬菜种植和高效养殖,从而使农业用水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与过去种麦子相比,亩均耗水量减少了70%,而经济效益却提高了整整40倍。
各级水利主管部门首先承担起《水法》赋予的统一管理水资源的职责,加强了水政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省市县三级均实现了水利部门对城乡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目前,由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审核许可的水量已占全省总用水量的95%以上。分流域、区域制定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方案,使黄河流域8个市州地落实了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对所有取水单位大力推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措施,有效控制了黄河用水的过快增长,使我省耗用的黄河水量始终控制在国家分配的指标之内。在用水量占全省80%的农业领域,通过工程、政策、价格等措施,大力推行常规节水和高科技节水,现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据统计,到今年6月底,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047万亩。
张掖市自从被列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后,迅速编制全市试点方案和黑河中游水资源配置方案,并注意用政策和经济杠杆调动全社会节水积极性:新建水利和农林项目、不配套节水措施的,政府部门不立项,不投资,不发取水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集体、个体投资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项目,谁投资谁受益,3年免征农林特产税,政府部门还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中日两国政府紧密合作,投入资金6452万元,对景电一期灌区的泵站实施自动监控和灌区的水管理自动化,从而有望在5年内使全灌区1176个斗口全部实现自动观测,同时大力推行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方法。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农民们也对节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1998年5月,“121”这一水利建设史上的创举,解决了我省上百万人的饮水困难,这里是通渭县一个普通的干旱山村景木岔。仔细观察,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场院四周都修了很多集雨水窖,成为农民们抵御干旱的“秘密武器”。每逢下雨,涓涓细流都顺着集流场淌向水窖,不经意间蓄上了充足的雨水。如今,这里的群众吃水不愁,而且种起了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多种蔬菜,搞起了畜禽养殖,水窖在帮助农民早日脱贫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述我省的水利成绩,不能不提华夏第一渠——引大入秦工程,这是我省在改革开放后,水利发展的里程碑。
多年来抗旱减灾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甘肃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要实现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投资在我省兴建了290座大中型水库,仅河西地区就有双塔堡等150余座,这些星罗棋布的水利设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省水利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第一座扬程为600米以上的大型灌区;第一次在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的雨水集流工程;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市……竣工于1994年的景电二期工程,是国务院三西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经过建设者们历时十载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建起了一座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的电力提水灌溉工程,连同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景电一期工程,共同形成了一片近百万亩的绿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景泰、古浪两县的生存发展条件,自80年代以来,陆续安置30多万移民,绝大多数农户当年耕种,当年受益,当年解决温饱。
如今这里渠路成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昔日荒无人烟、风沙肆虐的景泰川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综述我省的水利成绩,不能不提华夏第一渠——引大入秦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程渠线长,费用殊巨,被赞颂为当代的都江堰,在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中的先进水平。
引大入秦工程西起天祝县天堂寺西侧的大通水旁,东至永登县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县区。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和支渠组成,全长884.3公里,相当于京航大运河的49.29%。沿途以隧洞群为主要特点,有隧洞77座,渡槽38座,倒虹吸3座,隧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引大入秦工程总工程量2740万立方米,全部工程于1997年完成。
引大入秦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永登、皋兰两县22个乡(镇)28.3万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对改善灌溉渠的气候,建设兰州的卫星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记者 杨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