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目标是珠三角商品流通和工业转移内地的“桥头堡”
由连州、连南、连山共同打造的广东民族工业园从挂牌之初就那么与众不同,工业园的定位使其“不走寻常路”。记者近日获悉,广东民族工业园规划发展不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根据自身区域优势以生态理念建设绿色环保园区,力争成为珠三角商品流通和工业转移内地的“桥头堡。”“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要引进那些轻污染、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当然我们也不排斥传统产业的转移,但那些转移过来的传统产业必须通过环评,把污染降到最低点。”民族工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入生态经济开发区理念成为了民族工业园超前的建园理念与原则。园区的规划也是紧紧围绕着这个原则进行。记者了解到,园区将重点引进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带动商贸流通、电子、汽配、制衣等轻工产品、民族特需商品、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其他产业,逐步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源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等产业集群,实现粤西北“三连”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记者在工业园未来规划图中看到,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大片绿色的生态工业园,所有工厂都围绕着三座天然的郊野公园而建,园区内还有人工公园、人工湖、生态农庄等设施,处处流露着绿色生态的气息。而且园区内医院、商务中心、文化中心、集贸中心一应俱全,与传统密集型的工业园区相比,民族工业园的确与众不同。
民族工业园另一个不寻常就是广东省首个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的跨县(市)域协作的工业园。工业园将以全新的管理运作机制,整合“三连”地区的土地、人力、环境、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利用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人才、资金和先进技术,承接珠江三角洲各类产业的转移。特别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工业园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将使其未来定位在珠三角商品流通、工业发展通向内地的桥头堡,可以进一步吸引湖南、广西的人才。
发展新型工业化,软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承接“双转移”,民族工业园在招商策略中始终坚持“你发财,我发展”,做好一站式服务。从审批服务向贴心服务、从等待服务向靠前服务、从低效服务向高效服务的转变,主动出击洽谈项目。目前园区首期已投入4000多万,全面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阶段,工业园已有近十家企业进驻园区,另
编辑:钟素萍 记者何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