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恒(前右一)在龙川县技工学校与学生亲切交谈,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努力成才。记者冯晓铭摄
11月3日到4日,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率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就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扶贫开发等工作到河源市开展调研。肖志恒要求,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河源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将劳动保障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为全省“双转移”战略的贯彻实施及农民脱贫奔康作出积极贡献。
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省人事厅厅长欧真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君,省农业厅副厅长、扶贫办主任林果先等随同调研。
市委书记陈建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建中,市委常委、秘书长赖泽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常浓陪同调研。
肖志恒一行先后深入到市高新区、龙川县、东源县,考察了产业转移园区、企业、劳动力市场、社保服务窗口和技工学校。
今年投产的龙川景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经营新型仪表元件和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企业年产值3亿多元,年创利税3000多万元。前日下午,在察看了该公司的生产情况后,肖志恒鼓励企业要坚定信心,增强抵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在产品销售环节上,企业要转出口为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市技工学校创办于1988年,是省重点技校,2008年该校以全省参评学校最高分通过国家重点技校的评估验收,目前,学校在校生达5300人。肖志恒参观了该校的数控车床、汽车维修等实训室,并和正在认真练习机械操控的学生拉起家常。肖志恒勉励学生要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技术,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同时,要求该校要加快推进三期工程建设,为河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
东源县是肖志恒及多个省直单位的对口挂扶县。1999年以来,该县持续多年开展综合性扶贫工作。肖志恒指出,扶贫工作要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要着眼于人,通过转变思路、多策并举、责任到人,在对现有贫困户进行调查分析后,定项目、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定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昨日上午,在听取河源市相关工作汇报后,肖志恒对近年来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河源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源各级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生态保护有了新进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未来河源必将会乘势而上,成为广东山区发展最强劲的地区之一,也将会成为山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肖志恒要求,河源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当前我省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全局出发,重点抓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山区和农村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一要坚持破解难题,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制度,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等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为实现省级统筹打好基础。二要转变扶贫思路,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扶贫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上,千方百计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优质服务。要立足于技能扶贫、就业扶贫,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重点为特困农户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转移、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全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贯彻实施作出积极贡献。三要坚持严格执法、深入指导,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要着力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健全监控指导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座谈会上,陈建华表示,河源将按照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深入开展综合性扶贫开发;积极营造河源经济发展的小气候,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着力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编辑:钟素萍
陈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