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发挥集聚效应 韶关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
2009-08-15

  本报讯 本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韶关市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地区之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将为韶关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增添新的亮色。

  通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韶关进一步明确要发挥集聚效应,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配置;将按照“生态发展区”的评价体系要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争当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

  城市和产业集聚作为破解边缘化突破口

  面对珠三角地区的强势崛起,粤北重镇、华南重工业基地之一的韶关越来越感到被边缘化的危机。在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如何重新找准定位,成为韶关破解发展难题的总课题。

  今年4月初,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韶关调研时明确指出,改变粤北地区的发展困境,关键在于做大做强韶关这一区域中心城市,要把提高城市和产业的集聚度、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

  韶关市委书记徐建华说,汪洋书记的讲话为韶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韶关要通过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把有效的资源向中心城市配置,大力提高城市和产业的聚集度,将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韶关市的芙蓉新区,沿路可见一块块平整的土地和一幢幢新楼。随着这个面积近20平方公里、定位于高端商贸物流新区建设的逐步展开,韶关的城市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城市集聚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而此前,韶关已将原来的曲江改县为区,纳入市区建设范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韶关计划在2012年,把市区建成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上,有较强辐射力、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的支撑。韶关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再加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不足之处是产业链条不长,集聚效应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较为落后。为此,韶关市计划以工业基础较好的韶关市区为中心,最大限度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形成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装备和玩具等产业集群,力争2013年以前发展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集团,并以此发展壮大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以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双转移”杠杆“支点”

  今年5月3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祖麟在韶关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高层论坛上谈到,汪洋书记关于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的讲话,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以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针对省委、省政府的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徐建华认为,“双转移”是撬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杠杆,而韶关将把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作为杠杆的“支点”。

  韶关现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至去年底,所辖10个县(市、区)均与珠三角签订了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协议。目前,规划建设粤北大型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提上议事议程。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落实到位,韶关承接的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增多,韶关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加大。此外,韶关城市和产业的集聚本身也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韶关人力资源的总量不小,是我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输出地,但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成为韶关当务之急。最近,韶关市委市政府已出台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区域中心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优势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为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该输出的输出,该引进的引进,打造粤、湘、赣“红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培训和配置的重要中继站。

  以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民生发展推动力

  日前,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将韶关划为“生态发展区”。“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韶关作为我省生态屏障,寄希望韶关发挥好生态功能区作用的重要体现。”徐建华说,“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将为韶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试点’打下坚实的经济和生态基础,韶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一步也要有更高的要求。”

  徐建华表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韶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护绿色“大屏障”的落脚点放在增强当地320万人民的幸福感上。

  韶关以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为推动社会民生发展的契机,今年将推行“十大民心工程”,其中要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并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改善民生,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将为韶关生态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编辑:郑彦丹)

韩浩 谷立辉 张海燕 黄云伍
     相关链接
    ·官方澄清“珠三角9城市将合并”消息属外媒
    ·广东副厅级官员称工资买不起房 儿子睡奶奶
    ·广东某银行多地储户存款被清零 系操作失误
    ·“三点式”美女举牌卖神医 年薪千万寻买主(
    ·黄华华:限制买车削弱幸福感 将整顿改革公
    ·广东佛山调查:3成90后务工者春节后不愿再
    ·广州警方被质疑造伪证 致四名少年获罪入狱(
    ·领导干部应从“熊牛论”中听到什么
    ·丹霞山申遗成功后游客首破300万 旅游收入6.
    ·广东丹霞山元旦间出现云海景观 如置身仙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