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1日下午举行的农业产业化论坛上,来自国家、省农业厅、省扶贫办等领导和专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出谋划策。省林业厅副厅长郑伟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土新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副市长曾贤林主持。
近年来,我市通过“突出地方特色,做强市场主体,落实扶持政策,创新经营机制,打造农业品牌”等措施,培育发展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初步建立起“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总体规模小、利益连结松、市场竞争弱、组织程度低、基础设施差、融资渠道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省农业厅专家认为,清远的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处于全省中下水平,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符;此外农产品品牌也不多。清远是山区市,在打造品牌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因此,一定要重视搞好农业品牌。他还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跟实施农业标准化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清远地理环境优越,在农业标准化、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作。
省扶贫办负责人认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进行规划,突出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资源;要因地制宜,处理好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和主导产品的关系问题;下大力气落实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搞好社会化服务,再在规划和主导产品定位方面切合市场需求,形成区域经济规模,以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
谢土新指出,要把握好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设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要有专业化的生产,社会化的服务,企业化的管理。就清远而言,农业经济一定要市场化、特色化,实施激励机制促使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视;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研究解决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曾贤林表示,本次论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清远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他要求树立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八个高度重视”——高度重视思想解放,破解土地流转、创汇农业、扶贫工作的难题;高度重视抓好优势产业;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培育,再培育50家市重点龙头企业,争创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引进国家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强势推进农产品精品品牌,每年争创5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认证;高度重视抓好合作组织,在全市建立50家运作规范完善、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度重视市场开拓工作;高度重视劳动力培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考评体系。(编辑:吴珊) 记者黄蓓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