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消防人员在查看火灾现场。梁文祥摄
昨日(22日)凌晨1时,记者抵达起火地——潮阳区谷饶镇上堡居委会五片、张培雄家庭作坊时,数十名警察及安保队员仍在现场看护。即便在夜幕中,也可以看到被烟熏后的小楼,沾满黑色的残迹。
逃生回忆
湿巾捂鼻,靠窗得救
起火时住在四楼女工宿舍的黄美珍、黄林燕,因及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最终坚持约两小时,直至被消防人员成功救出。
黄美珍说,她们被叫醒后,准备开门逃生,但往前直冲的浓烟,笼罩了房间门口。在用矿泉水打湿毛巾捂嘴鼻后,她们又打开窗户紧靠窗沿通风吸气。
黄美珍说,四楼共有两个女工宿舍,她所在宿舍本来住11人,起火当晚4名女工友跑到隔壁宿舍睡觉,她与黄林燕共7人留在宿舍,最终这7人全部得救。
一楼男工宿舍紧靠车间,屋外堆有海绵等废料。火正从一楼车间而起,海绵被引燃后冒出大量浓烟。住在男工宿舍的郑吉炜、张业伟、姚吉琪等7人,7时火起时正在睡觉。他们正常的上班时间是每天早上8时。
17岁的姚吉琪最先听到了老板的呼喊,他一个一个叫醒工友,但门外浓烟滚滚,他们想找出口但根本看不清,想撬窗但又没有工具。
7人此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紧关房门,把靠一楼后侧的窗户打开,各人低头趴在窗口呼气。坚持了约半小时,救援者撬开了后侧窗户,7人依次钻窗逃生,张业伟最先,郑吉炜最后。
“如果不是因为窗户全被密封,至少不会有那么多死伤。”张业伟说。
救援者
撬开防盗窗救人
21日早上6时40分许,老邹从工棚起床,看到距工棚十米之外的作坊内,一名女子大声喊着救命。
老邹抬眼望去,作坊开始冒烟,随即出现很大的明火。他赶紧喊出工棚里的工友,拿起工地上的铁锤和钢筋,跑到作坊一楼后侧,使劲砸防盗窗,此时,上堡居委会一些村民也过来帮忙。20分钟左右,老邹和工友砸开了防盗罩,一楼宿舍的男工得以成功逃出。
善后
死者每人获赔20万元
昨日下午,汕头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5·21”重大火灾善后处理正在积极展开。据了解,每个死亡人员家属将获20万元赔偿金。
目前,广东省政府已成立由相关部门12人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另外,由公安部消防局派出的专家昨日凌晨抵达潮阳,昨日上午已前往火场查看,将对事故原因展开深入调查。
据悉,在确认13名死者身份的基础上,潮阳区成立了13个工作组,每组负责联系一名死者家属,开展“点对点”安抚和理赔工作。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新造透露,目前已与11名死者家属取得联系,至昨日,已有3名死者家属与工作组签订理赔协议。
谷饶火灾4宗罪
业主擅改建筑物功能
业主张培雄无视消防法律法规,擅自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家庭住宅内违法设置生产场所,并在生产场所及生产车间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成为“三合一”场所。这些新建场所长期游离于整治视线之外,最终酿成大灾。
各层窗口被封死
着火建筑物内走道和楼梯堆放大量原材料和杂物,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严重不畅,没有按要求设立封闭楼梯间,仅有一条敞开疏散楼梯。各层窗口用防盗网封死、未设置逃生口,导致着火后烟气直接蔓延至楼上各层,员工逃生无门。
作坊极缺消防设施
着火的该家庭作坊没有配置必备的消防设施,没有设置简易自动喷淋、独立式火灾报警器等技术防范设施,导致在火灾发生初期,没能及时报警,着火后又无法进行有效扑救。
村里消防规划差
该村消防规划先天不足,火灾现场周围道路非常狭窄,没有消防车专用车道,致使现役消防队车辆到达后,不能迅速靠近着火建筑展开灭火救援行动,延误了大量宝贵时间。(编辑:郑彦丹) 洪奕宜 孙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