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接近尾声,代表、委员们热切地参政议政。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优势,代表、委员们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仍言犹未尽。代表、委员们紧紧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保增长」
粤东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协作
粤东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既属环珠三角,又与海峡西岸地区相邻;但粤东发展很尴尬,既与珠三角核心区有距离,又与海峡西岸有距离。粤东怎样发展,怎样为保增长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自汕尾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秉记提出,在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也希望粤东地区能够参与海峡西岸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粤东”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
李秉记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具有特殊的地缘经济利益的小型经济板块,有望在政策机制试点的基础上优先受惠于台商新一轮西进潮,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外的第四大发展极。
而粤东地区作为广东距离台湾最近的区域,处在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方接口,区位优势突出,桥梁纽带作用明显。地处海峡西岸的粤东融入“海峡西”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粤东地区一方面要保住自身增长,另一方面要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在“珠三角”和“海峡西”两个区域做好文章非常有价值。
李秉记建议,粤东地区一方面要找准自己在珠三角地区的定位,落实好珠三角规划纲要,另一方面也应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粤东地区加快发展。例如,可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域覆盖到粤东地区,赋予粤东对台优惠政策。而国家有关部委在编制海峡西岸地区发展规划时,也可以将粤东地区考虑进去,把粤东城镇群与海西经济区的总体规划衔接。在城市功能定位上,则可以把粤东城市作为广东省对台工作的桥头堡,在重大项目上给予相应支持。
李秉记还提出,要加快推动粤东对台直航,及时出台配套通关查验便捷化等有关措施,并通过政策倾斜与扶持等方式支持粤东加强对台经贸合作。
编辑:张伟雄 徐林吴哲谢苗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