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廉江的罗非鱼苗就由原来的每桶18元卖到27元,且供不应求。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廉江的农业信息化。据悉,廉江近年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额达10亿元,创汇1000万美元,出口产品价格比邻近县市高出30%.
廉江市农村信息化程度高
2000年3月,廉江市就建立了“廉江市政府信息网”和“鹤湖商务网”,开始通过互联网推广销售农产品。今年3月,廉江市响应省市的号召,全面启动“信息兴农”工程。
廉江市针对“信息兴农”工程,提出“网络到村、信息到户、应用到人”的目标。近年来,廉江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
培训农民“两会两能”
廉江市不仅为农民构建网络平台,还通过多项措施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廉江市力求农民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发布信息、能收发电子邮件(两会两能),为达到这一目标,廉江市采取逐级培训,该市共计培训12700多人次。现在,廉江市的农村青年利用“廉江市劳动力市场网”网上“淘工”。据统计,该网站今年成功向珠三角转移了5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说话的红娘”做媒,廉江农产品不愁卖
2005年,廉江市长山镇果农李岳通过网络销售了9000多公斤红橙,这在山区小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良垌镇日升荔枝合作社在互联网上推广荔枝,努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据统计,今年该合作社荔枝、龙眼总销售量4520吨,出口总量1335吨。
廉江市河唇镇新屋仔花卉村全村60%%的村民会使用电脑和上网发布信息,销售额近8000万元,平均年收入同比增收23%.
编辑:钟素萍 王剑慧 全凌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