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投资1.6亿完善基础设施
?? “政府不应干预市场,但企业遭遇困难时,政府也不应袖手旁观,得有所作为。”阳东县县长王作雄日前专程到纳谷公司,听企业负责人“诉苦”,并当场拍板由政府出资250万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其实,这只是阳东县委、县政府为帮助企业“过冬”而打出的“组合拳”中的一招。作为全市企业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阳东对国内外市场的风吹草动自然最敏感,“救市”的行动也最快。
为企业发放联保免抵押贷款今年来,阳东企业遭遇了国际市场订单持续下降、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的双重夹击,一方面企业回笼货款减少,一方面采购成本增加。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资金周转失灵。
为此,阳东县打出了一记“直拳”,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今年8月,阳东经贸局与建行阳东支行联手举办企业家融资培训班,详细推介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和方便的结算方式。
针对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而难以办理贷款的问题,10月中旬,该局又积极向邮政储蓄银行阳东支行推荐企业,办理从申请到放款仅需三天时间的免抵押小额贷款。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有37家阳东企业共获得了300万元贷款。其中,仅上周五一天即为5家企业放贷43.5万元。
该县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起,阳东财政每年将安排100万元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他相信这笔钱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投资1.6亿元完善工业园区严酷的“寒冬”让企业投资变得谨慎,建筑业随之感受到日子难过。对此,阳东县及时打出一记“右摆拳”。
这“右摆拳”虽然慢一点,但力度很大:仅仅在阳东经济开发区内,已经动工或年内开工的园区路网项目,就有8800万元投资规模;确定明年开工的主要是排污治污项目,包括工业污水处理厂、那龙河北惯段治理,拟投资7100万元。
该开发区管理局负责人说,他们已接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抓紧项目前期工作,让更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具备开工条件,估计两年内县里往开发区投资的规模将超过1.6亿元。他说,此时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既可趁建材跌价之机降低园区建设成本,又能改善企业发展硬环境,增强企业脱困信心,还有帮助建筑企业过难关的效果。
开发区内需要完善的设施不少,哪里先建,哪里后建?“我们每搞一个工程,都要考虑企业意见。”这位负责人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
为企业当贴身“保姆”
作为一个欠发达县,阳东在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上有心无力,他们就果断地打出一记“勾拳”,在优化行政服务上大做文章,还是有效地帮助了企业。
这“勾拳”的特点便是转体幅度大。率先“转体”的就是手握审批权的行政机关。当兄弟县(市、区)还在等待市里部署时,阳东投入500万元改造的行政服务中心早在5月13日就率先运转了。“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都在此办理。新办一个企业的全部手续能在这里一次搞定。”中心负责人说,县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能通过网络实时监控中心的每一笔业务,所以中心里的每一个人都把前来办事的人当“爹娘”。
过去,上级有什么好政策,有的部门总是藏着掖着,等企业上门来求自己。如今,阳东各部门都能第一时间把政策送给企业。9月18日,阳东经贸局在收到文件一周之后,即召集企业学习“含金量”颇高的《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企业老板说,像这样的培训今年搞了五六次,在以往是很难享受得到的。
编辑:钟素萍 记者/张志清通讯员/谭志伟
|